江晓寒掌管内阁多年,手中也过了不少兵部的征兵折子,似乎有些印象。
但他依稀记得,似乎不同地方的军队写明兵籍录的习惯也会有细微的差别,例如西南和西北的两家边疆守军,写明地籍录的方式就是正好相反的。这么做除了地籍录更好录入内阁之外,一旦出现兵籍与征兵数目不符的情况,也好尽快查出究竟是谁家出了乱子。
可江晓寒毕竟是文臣,虽知道此间有文章,却一时找不出什么头绪。
江晓寒沉默片刻,开口问道“能看出这出自哪家的手笔吗?”
“不行。”江影显然也想到了江晓寒注意的关窍,遗憾地摇了摇头:“影卫与军营不同,身入影卫营之后,人间便再无踪迹,影卫人数姓名都要保密,名录更是没用的东西。有多少人只记在指挥使一人心中,从来不曾写过兵籍录。”
这答案在江晓寒的预料之中,但也难免令人失望。
“去叫谢——”江晓寒本想叫谢珏来认认,毕竟谢珏身在神卫营,又是谢家人,该认识这种东西。但话到嘴边,江晓寒又想起谢家的事还未告诉谢珏,便临时改了口:“——算了,随意去找个神卫营的人,卫深不在,找个副手就是了。”
江影领命而去,不消半盏茶的功夫便回来了。江晓寒已经将那两本书册收了起来,按上头的名录随手编了几条账册抄在纸上。
堂下传来问好声,江晓寒一抬头,才发现来的是个熟人。
——关重。
不知是不是巧合,先前整理刘家村圈地一事时,也是他来帮的忙。
江晓寒的心思转了几个弯,他将宣纸从镇纸下抽出来:“你来看看,这账目你认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