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页

当然了,开发战星,不是说有现成材料就能够开发的,还需要足够的科技实力以及大量的时间积累才行。

目前这颗租赁的行星堡垒上,密密麻麻的大型工程设备,就是为之而购买的,花了老大一笔积分呢!

另外还有第四个消息,是“中子星-中子星”双星系统中的具体天文学报告。

中子星这玩意只有十几公里的大小,是的,仅仅只有十几公里,和璀璨银河号看起来差不多大小。

什么概念呢?与地球12万公里的直径比较起来,只是一个小不点,和太阳140万公里的直径比起来,如同西瓜旁边的芝麻一样,看都看不到!

但它的威能却大的惊人,质量比太阳更大!

质量最小的中子星,也是太阳的14倍!浓缩就是精华啊,如果地球被中子星刮擦到那么一下,甚至不用刮擦到,一点引力就能够将地球彻底撕碎。

由于相互之间的高速绕转,两颗中子星的质心其实在中间连线的某一点虚空当中。所以从简单物理模型的角度,相当于整个双星系统的所有星体,都围绕着虚空中的这一点质心旋转,是一个稳定的系统。

里边的行星多的惊人,体积比月球还要大的类地行星,足足有60多颗!

而且大都是非常年轻、活泼的那种,还有不少类木行星,分布在20天文单位以内的地方。

这些类木行星距离双星系统比较遥远,不过其体积非常大个,可能是在前两次超新星当中,吸收了大量的氢元素所致。它们将成为非常好的核燃料库。

张远重点关注的是那些有可能被改造成行星堡垒的类地行星。

这些类地行星由于比较年轻,年龄应该不会超过10亿年,各种火山爆发以及地震频繁,也就是说,如果某一行星内核很可能还没有彻底冷却,会让各种工程难度上升了无数倍。

火山爆发以及地震的能量,来源于星球核心处放射性物质的核裂变,人类就算水准再高,也不可能阻止这些重元素自发的核裂变。

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其中一位教授忧心忡忡地说道:“不行,这些星球的内核没有彻底冷却,里边全都是岩浆,将不适宜当做行星堡垒。”

“……因为在行星发动机的超强推动力下,正常的板块根本支撑不住这种推动,很快整个大陆都会被震的七零八碎,导致行星发动机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