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实验室的材料还是足够的,反正几乎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分类回收,循环利用,消耗的只是能源而已。

飞船里边人才济济,不是说每一件事都得张远来亲自安排。如果没有特殊事件的发生,张远乐得清闲。

就这样,一直安稳地持续了39年……

就在这一天,太空植物学的研究生徐圆圆以及几位同事,正在天文台的辐射区,培养新一代的太空突变植物。

宇宙旅行虽然大多数时候是枯燥的,但偶尔也会有一些新鲜事。譬如说,当初穿越“柯伊伯带”的时候,人们观测到过几颗大个头的彗星,最近的距离大约在80万公里。

由于柯伊伯带附近一直没有形成一颗大型行星,受恒星影响极其微弱,也没有经历各种复杂的天文现象,因此它的大部分构成基本上代表了行星系形成初期的原始成分,这对人类了解恒星的起源非常有意义。

科学家们曾经想要捕获这些陨石,结果因为整个舰队的速度实在太快,整个捕获行动居然失败了……

这一次可靠行动也是搞得全船人鸡飞狗跳,许多研究者因为这一次失败失落不已。

到后来,大约距离恒星02光年的位置,整个舰队又遇到了一阵很奇怪的离子风。这样的离子风,在太阳系的外围也曾经遇到过,不知道是为什么……

结果探查了半天,依旧没有能够让所有人信服的科学模型。

再后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了,星际空间中的物质实在太过稀疏,除了宇宙辐射外,在这种地方航行几百万年,能够遇到小拇指大的陨石,已经算是天大的运气。

“再过五个月就要冬眠了,总感觉这几年一事无成啊。”

“你待在星球上,还不是做一样的工作……”几名女生穿着宇航服,随意地聊天,她们将黄豆大小的种子一颗颗收放置在培养皿当中。

“哎,种子能够发生有利突变吗?”

“这个很难说……要是我们能够找到遗传物质的所有密码就好了,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撞大运。”

“太笨了,理解不了啊。”

dna这种物质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极度复杂的东西,每一条dna里边都蕴含着海量的信息。这个海量是真正的海量,碱基对顺序只不过是最初步的一维信息,还有更加复杂的二维信息,甚至空间三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