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年这不换了个新东家么,他可不敢擅自做决定。没见养殖场因此大换血了一场。上个月收到通知说以后农场的禽肉类除了留足东家所需要的量。其余的都给珍味馆。货款结算也由新东家自个儿来。
养殖场那边一见以后没油水可捞,心浮气躁地学什么罢工。结果直接被开除了。如今的养殖场,完全不是他认识的那帮人了,也不知新东家从哪儿挖掘来的,个个人高马大、干活卖力不说,嘴巴紧的像蚌壳,问什么都是“嗯”。
有了养殖场的前车之鉴,哪个还敢小觑新东家?只要不被开除,怎么样都好。要知道,自从农场的招牌换了一个,他们这些老工人的待遇不仅没减,反而还涨了,逢年过节还比以前多了一笔年节金,端午那天第一次领,每人一张价值三百的超市卡,连看门的老头儿都有,可把他们乐坏了。这么好的工作,除了微农场,还想上哪儿找去?一个个全都绷紧了皮,丝毫不敢偷懒耍奸,生怕被开除。
贺擎东淡淡地看了老农一眼,说:“往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处理品的货款存到农场账户上,等到了年终给大伙儿发奖金。”
老农一听这笔奖金依然还有,没长脚跑掉,高兴地嘴角咧到耳朵根,不过很快意识到,眼前这东家可不是好惹的,赶紧收敛笑容拍胸脯保证:“东家放心,我一定看好果林,处理品的货款我会交到财务,东家可以随时来查账。”
贺擎东点了下头,不再多说。该嘱咐的都嘱咐了,脚步一转,出了果林,顺便去了趟养殖场。
养殖场的大换血可以说是临时起意。原先那帮工人仗着在养殖场十年的工作经验闹罢工,要求涨工资、升待遇,他偏不如这些人的意。正好,赵部长那边退了一批或多或少负过伤的人,正愁没地方安置,一听他说缺人用,二话不说就给推荐过来了。包吃包住外加三千五的月工资,逢年过节有节日金、过年还有额外的年终奖,没人不乐意。
就这样,他帮赵部长解决了十六个人的转业安置,也帮自己农场吸收了十六个免费护院。不过养殖嘛,光有蛮力和责任心可不够,科学养殖也不是口头喊喊的,还得具备专业知识。
于是,他托周悦乐从华大聘了个精通养殖的教授级专家,隔几天过来给他们讲讲课,顺道检查猪羊鸡鸭有没有毛病。
贺擎东来到养殖场办公区的时候,潘教授刚给一群三、四十岁的彪壮汉子上完课,正啜着茶问今儿个农场里怎么这么热闹,还能听到孩子的声音。
贺擎东跨进门槛,适时接道:“今儿农场采摘黄桃和蟠桃,雇了福利院的孩子过来帮忙,潘老有没有兴趣一起去看看?”
第551章 随时随地拉成员
潘教授还真被勾起了兴趣:“成啊,反正上完课了,这就看看去。摘下来的桃子卖不卖?卖的话我多摘些,过两天我那外孙要来家里,正好拿来招待。”
贺擎东含笑道:“您老想自己摘也行,不想自己摘,我这边给您准备。卖不卖的咱就不提了,太见外。”
“那怎么行!”潘教授一脸不赞同,“每个人都像我这样,你还不亏死啊。”
贺擎东笑笑,没再反驳他的话,反正心里打定主意,回头让果农挑品相上乘的黄桃、蟠桃各搬几箱到潘教授的车上。
“少将,我们也去帮忙吧。”十几个彪壮汉子走过来。
贺擎东想了下点头:“也行,人多摘得快点。留几个看守,其他人都去桃林帮忙吧。”走了几步,又想起一个事,吩咐道,“老魏,让留守的人多宰些鸡鸭,送去田庄大厨房,今儿中午大家都去那边吃。”
“好嘞!”叫老魏的退伍军人爽朗地应声,随即拿出农场内部联络用的对讲机通知了留下看守的兄弟,交代清楚后,带头去黄桃林帮忙了。
贺擎东领着潘教授先去黄桃林参观了一圈。
看工作人员们摘得飞快,潘教授也手痒痒地上前摘了一竹篓,笑说这是他的劳动成果,一定要带去给家人尝尝。贺擎东就让他连竹篓带桃子提走了。
从果林出来,两人直接上了山。一个惦记着小妮子,一个想尝尝蟠桃。
来到蟠桃林一看,“咦?都摘完了?没桃子了啊。”潘教授围着入口几棵只剩叶子、不见桃子的蟠桃树转了一圈。
贺擎东也觉得纳闷。这片桃林虽比黄桃林小得多,但也有一亩多近两亩地,听工作人员说这蟠桃结得非常好,不仅个儿大,还是成簇成簇长的,目测这一亩多山地的蟠桃林,少说能收获五千斤的桃子。福利院那十来个孩子都是十岁上下的。上山帮忙的工作人员也不多,这么快就摘完了?
这时。桃林尽头爆出一阵欢呼,夹杂着诸多人的笑,隐约还能听到贺小四懊恼的声音,贺擎东挑了挑眉。躬身避过蟠桃树伸展开的枝丫,循声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