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个领域拥有较好口碑的专家学者都收到了交叉审稿信,只要有专家学者认为一篇学位论文不够格并且提出足够详细的理由,一篇学位论文就能被判处死刑,当然,若是其它专家不认可这位给出差评的专家提出的理由,也可以反驳,最终再由专人进行评估。
其它研究领域还好,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国内的研究领域分工有数,这个高校研究这个区块,那个高校研究那个领域,哪怕学科名字一样,大家的偏重点也不一样,再根据同行的研究项目……看到论文就大致能猜到这些论文是谁写的,实在不行的话,还能再根据论文作者写在论文中的学术成果去查一下。
就如同绝大多数审稿人在看到杜岳和包萌那两篇与‘人体微生物种群与代谢组’相关的题目后,一下子就猜到是谢书尧带出来的学生一样。
然而,医药学界出了一个‘六亲不认’的狠人,这人眼光极高,审论文极严,那些被论文作者精心‘修饰’过的数据都被她的火眼金睛给挑了出来,全部以‘学术不端’的名头给了c,对于一些创新性不够的论文,也全都没留手,就算是侥幸通过审核的文章,专家审稿意见一栏写得满满的,打印出来之后,足足能占好几张a4纸。
最有趣的是,一共五个匿名审稿专家,那第一位审稿专家写的意见最多,狂飙大几十近百条修改意见,而‘审稿专家二’、‘审稿专家三’、‘审稿专家四’与‘审稿专家五’经常会言简意赅地提一个意见:“请根据审稿专家一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论文。”
有些博士因为论文拿到了c而哭晕在厕所。
还有不少博士因为专家审稿意见栏里那令人头秃的意见而哭晕在键盘上。
这一届审稿专家都是魔鬼吗?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站
博士学历已经是求学路上,最顶尖的学历了。
一个人如果能够拿到博士学历,那就证明他已经拥有了独立从事创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