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我似乎听见了某种尘埃落定的声音。随之,阿遥笑了。我看见他的侧脸,露出了如一滴晨露在花瓣上溅开的笑容,张扬又明艳:“听见没?兰子训。”

我不知道那一天,师父与阿遥叙旧都谈了什么,又都说定了什么。一年。阿遥被师父放了出来,我就跟着师父,四处走四处看。

师父教了我许多,从简单的镇宅符、平安符到泼墨丹青。阿遥三天两头不见踪影,但总还会回来看看我,带一些稀奇的小玩意儿或是好吃的点心来。

一年过得很快,冬春夏秋,转眼又快要到冬季。

我的状态已经不是很好,就算喝药也撑不了几个时辰,总是渴睡,连阿遥买的山楂糖都吃不下。师父带着我,翻江越岭,往昆吾山的方向走。

可惜那一阵子,阿遥恰巧不在。但直至许多年以后,我都想得起,第一眼看见昆吾山的惊异。它太大了,“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或许说的便是这样深幽的高山。师父背着我,越过溪水,自上山的石阶拾级而上。

他并没有骗我,这里的确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风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绕过瀑布,我依次看见了木棉树,松柏,与紫薇树。再往上一点,过了山腰,却突兀地出现了一棵树龄不大的香椿。

香椿树下,是我所熟悉的山莓丛。一棵还不算完,越靠近顶峰,香椿树越密集,竟然是一片椿树林。我从师父背上抬起脸来看,头顶是一棵刺槐,槐树长得快,枝杈繁密,姿态十分漂亮。

五岁那年,我第一次与人谈起昆吾山时,那名乾道清清冷冷的话语似乎犹在耳边:“槐树有点难。换别的?”

失神之间,我听见师父轻声叫我:“小篮子,下来了。从这里开始,你要自己走。”

我从师父背上下来,可以看见,石梯的尽头就是两扇紧闭着的,铁青色的宫门。宫门上是篆书的“昆吾宫”三字,气势恢宏。距离宫门还有百步远,师父顿住了步子,就这么正对着宫门,端端正正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