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比之缑氏山,玉林观堪称福地

公孙瓒心头一凛。

接下来,再往下看…

是马蹄铁…按照柳观主写的,是钉在马蹄子上的铁制蹄型物,与地面接触的一层是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

之所以要打上这个,这便是骑兵的第三个痛点——磨损与消耗!

通畅来说,马是消耗品。

因为马蹄与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磨损…

便是如此,好不容易训练成的一匹战马,他能够征战的时长也就三年左右,这对于缺乏马匹的大汉十分不利!

倒是那些量产马匹的塞外胡人,他们可以很轻松的忽略这个问题。

要知道…以往辽东郡国的军马,每一匹磨损,公孙瓒都会无比心疼,这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再训练一匹代价太大了!

可…

这马蹄铁,或者它的别名“钉马掌”真的能延缓马蹄的磨损么?

公孙瓒不由得提出质疑,这太大胆了,汉人的马匹本就珍贵,若是大规模的使用,出现闪失…那谁也担不起这责任。

故而…

公孙瓒觉得,若真有一日,他能当家做主,那马镫与马鞍可以迅速的投入生产,使用…

而马蹄铁则必须经过半年以上的尝试后才可以广泛推广!

当然,薄子里写的很详细,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但说到底,这与公孙瓒原本的意识是有冲突的,故而,他也不敢太过大胆!

可即便如此…

单单这“薄子”的前三个内容已经让公孙瓒震撼不已。

——柳羽…

——玉林柳郎!

这个人,对马,对骑术,对骑兵,对边陲,对乌桓…竟了解到这般程度?

了解到…能以工匠之法,悄无声息的弥补了汉骑的劣势!

为汉人在平原上的崛起提出了最可靠的方法!

单单这一点,就恐怖如斯了!

此时的公孙瓒已经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对柳羽,绝不敢等闲视之!

玉林柳郎,名不虚传!

再继续看下去…

还有汉骑的装备,摒弃了长枪,柳观主提出的是使用长矛…

战场上,特别是轻骑…一寸长一寸强,长矛可以在长度上克制胡人的弯刀。

而每一个兵马需要身背长弓…精于骑射…

如此,进可攻,退可迂回射杀。

可以说,这厚厚的薄子里,柳羽写的很碎…恨不得揉碎了塞进去。

这等战法囊括的内容太多,从装备、练兵、选兵、对战上,可谓是事无巨细的去阐述,偏偏每一条有理有据,深入简出。

这等理论…若是让一个不懂平原战,骑战的人去看,多半会觉得太啰嗦了,一个点往往要罗列许多次!

若是那群酸儒去看,更是要嗤之以鼻!

操练和打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究是《孙子兵法》中阐述的也是思路,而非具体的手段…

可…公孙瓒不是常人!

他是汉末为数不多,在早期就精于骑术,能在马上骑射之人!

一页页的翻看,公孙瓒的心头已经是骇然无比。

这…

这不就是他苦苦寻觅多时,能够驱除胡虏,能够还边陲百姓一方太平,能够组建出一支对胡人不败骑兵的方法么?

这厚厚的一个薄子,柳观主写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直击心灵办,深深镌刻在了公孙瓒的心头。

因为出身在辽西…

因为与胡人常年打交道,公孙瓒知道这群胡人的不甘,也知道他们的野心…

可大汉的边陲军呢?

在公孙瓒看来,都是渣渣,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或许曾经,汉武帝…或者是烈侯卫青、冠军侯霍去病统兵时,大汉的军制也曾强盛一时,也曾让四方蛮夷畏惧不已,可到今天…却只剩下腐化与败坏,弊病丛生。

冒功的一大堆,真正面对来势汹汹的胡虏时,哪有还有人敢真的抵抗!

功勋是大汉的,命却是自己的!

更何况,双方骑兵的水平根本不在一条线上。

步兵在胡骑面前更是宛若靶子一般。

这些年,公孙瓒是孤独的,是无助的,他太想找到一种方法去教训这些肆意南下劫掠的胡人,去让乌桓人、让鲜卑人、让南匈奴人胆寒!

但可悲的是…

作为边陲的家族,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他知道这些问题,却…却根本无力去改变,只能拼命的习武,练习骑射,至少让自己在面对胡虏时有一战之力!

公孙瓒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