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清楚,天子征调郡国马的核心目的是防止…黄河水患,各地瘟疫…天灾人祸下,那避无可避的造反中,能够占据主动!
只要这些反贼没有战马,一群步兵…一群农人,不足为虑!
倒是门外的刘宏倒吸一口凉气。
他征调郡国马,还真没想到这么一节。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羽儿的论断…让他惊诧,让他信服!
谁能想到,大汉对胡人屡战屡败的根源…原来仅仅是围绕着一个“马”!
柳羽的话还在继续“秦国之所以能横扫六国,靠的就是秦弩的威力,靠的是秦军铁骑冲锋陷阵;”
“汉武帝之所以能击败匈奴,靠的是引进西域战马;而匈奴之所以战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失去了阴山、河西两大养马地,无法再度发动战争,乃至哭嚎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良将可求,良马不可求。胡人心如明镜,战争输了不可怕,失去了马匹的控制权才可怕至极!”
其实…柳羽还有许多例子。
比如王安石变法时提出的“保马法”,在民间驯养马匹,由政府收购…也正是因为这点,宋神宗年间打贏了西夏国,是北宋最辉煌的战绩之一。可见宋人并非军事衰弱,一旦有马,就能打胜仗。但中原不适合养马,又因王安石失势,从此北宋再无骑兵优势。
到了南宋,唯一能打胜仗的只有“岳家军”了…
金兀术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而岳飞的关键也在马匹!
岳飞在击败金傀儡伪齐军后,从伪齐马场中获得一万多匹战马,组建了一支以骑兵为主的“背嵬军”,从此扭转局势。
二是他富有创新精神地发明了“砍马腿”的打法,这是历史上步兵破天荒头一次战胜骑兵的著名战法!
其实这才只是打…
对于持续了四百年的胡汉边患,更大隐患在于“后勤”与“补给”上!
柳羽没有去细着讲这些…
他能看出来,单单“马”这一项就足够曹操消化的了。
“所以…柳弟不让我去幽州,便是因为…这马?”曹操凝眉问道:“如此…说来,那柳弟组建的这支驰援幽州的援军岂不是…必败无疑!”
“未必…”柳羽补充道:“方才我也讲过了…战局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如今的大汉不具备进攻乌桓的条件,可同样的乌桓也不具备进攻大汉的条件…因为…”
柳羽故意卖了个关子…
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而自他的口中“补给”两个字脱口而出。
“补给?”曹操问道…“这便是柳弟说的后勤嘛?”
“没错…”柳羽颔首,“昔日汉武帝击败匈奴,耗费的是文帝,是高祖几代的财富,哪怕是如此,都让大汉的商业、农业几乎崩溃,这是因为征讨匈奴,运送粮食往塞外的成本极高!”
“反观如今的乌桓,从辽东一地南下幽州…路途遥远,他们的粮食补给也是一大难题,便是为此,他们才会孤注一掷的进攻涿郡,试图…以战养战,可这样就有一个巨大的弱点!那便是只要涿郡顶住,乌桓兵马的粮食就会告急…”
“再加上听闻乌桓是因为牲畜瘟疫才冒然南下劫掠,便是为此,我敢笃定,一个月…乌桓的粮食坚持不了一个月!”
这…
夏侯渊突然想到了什么。“那…他们可以劫掠幽州的各个村落,那里面必定有粮食啊!”
“妙才大哥说笑了。”柳羽笑了,“幽州方才经历瘟疫,物质早已短缺…城外的百姓们要么入城乞讨,要么早都逃窜了,乌桓人怕是连一根鼻毛都未必能找到!”
“如此说来…”曹操吧唧着嘴巴略微思索了片刻,“那涿郡也没有多少粮食,且兵临城下无从补给…涿郡能…能扛得住么?”
曹操的声音中满是质疑…
“能!”
柳羽的回答却无比坚定。“因为,刘备还在涿郡!”
“刘备?”曹操吟出了这个名字…“他是何人?”
偏偏,这个名字被少年曹操吟出,在柳羽看来多少有些古怪。
不过…说起来也奇怪…
似乎,在这汉末…混乱的天下,纷乱的时局,最欣赏曹操的人是刘备,最欣赏刘备的人是曹操…
如今,他们俩倒是可以推心置腹的“青梅煮酒”一番。
“瞒兄,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家乡便是涿郡涿县…”
“或许,等他坚守住一个月后…归来之时,愚弟可以介绍你们认识…那时候必定是秋高气爽,正是喝青梅酒的好季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