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按时服药,明日正午来在这县衙喝上一碗。”
“回去后穿的厚些,千万不再再度染上风寒。”
一位位自南阳而来的大夫均留下医嘱,这些大夫许多都是张仲景的弟子,是最早一批跟随他医治伤寒的。
如今一个个都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神医”!
而在涿郡,只要是家中有人加入了“天师道”,成为了鬼卒,那么一家子均可以享受到免费的医治。
便是为此,单单这一个多月,整个涿郡加入天师道者就超过了五万人。
至于“火葬”…这是柳羽之前就提及的,一旦瘟疫控制住,那么为了阻绝传播的源头,必须将“瘟疫死者”从土葬改为火葬…
甚至,已经土葬的死者,也要再挖出来,进行火葬…
这是杜绝病菌通过土壤再度传播,一劳永逸的解决大汉每两年就会爆发一次的瘟疫难题。
“娘,喝过这药汤后,你感觉怎么样…”
一种赤膊着上身的精壮男人扶起了自己的母亲。
他是千里迢迢从扬州赶来的。
他名叫马元义…是太平道中两名“神上使”其中的一人。
他的身份在太平道中,仅次于大贤良师张角,与张角的两位兄弟张宝、张梁身份相同。
听闻母亲病重,连忙放下在扬州征收太平道徒的任务,急忙赶来。
他是通过狗洞爬入涿郡。
回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是奄奄一息…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马元义将太平道那套“符水治病”的方法无数次的施展,可最后的结果,依旧并不乐观…
还好,听说天师道能治瘟疫。
只要家中有人加入天师道,便可治愈全家。
于是,马元义就加入了天师道,当然,他用的是化名“马波”…
如今,这已经是母亲第三次服用太平道的“汤药”。
成效不可谓不显著!
“好了,好了,浑身上下都有劲儿了,头上也不冒汗了,浑身都舒坦…舒坦…”
老妇人精神极佳…
很难想象,两日前…他来服用第一碗药汤时,都需要三个人抬着,想方设法往她的嘴里灌。
这就是…药到病除么?
一时间…
马元义有点儿懵…
他突然发现,他所在的太平道…论及“救命”的法门与这“天师道”相比,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娘,我扶你回家,好生歇息…歇息…”
马元义要去扶母亲…
他的母亲却是一甩手,“你既已经加入天师道,成为了一名鬼卒,缘何不去帮着天师道救下更多的人。娘已经好了,不用你扶…”
俨然…因为儿子这鬼卒当得不合格,母亲有些生气。
“娘痊愈了,我才心安…才能去帮衬着教门哪!”马元义解释道…
似乎这一番话,才让母亲的心情好转了不少。
他的母亲语重心长。
“儿子啊,娘知道你以前待在什么‘太平道’,可那天平道能像天师道一样救人么?太平道都是骗人的,可天师道呢?凡是交出五斗米,无论是短了吃的,还是生病…天师道都会帮我们,这才是你该入的道教啊!儿子啊,你…你可不能糊涂啊!”
知子莫若母…
当母亲的又岂能不知道“马元义”呢?
她明白,马元义在太平道中是“大官”,可“骗人”的大官和救人的“鬼卒”,作为母亲,她更希望儿子站在正义的一边。
“娘放心,儿子知道了,知道了…”
说话间,马元义的母亲就走远了。
就在这时。
两个黑衣男人行至马元义的身旁。“属下张牛角拜见神上使!”
“属下褚飞燕拜见神上使。”
说话的这两人正是太平道派往幽州吸纳教徒的负责人…
其中的张牛角乃是大贤良师张角八名嫡传弟子之一,在太平道中地位显赫。
另一位是张牛角的兄弟褚飞燕,因为身轻如燕故而得名。
当然…或许许多人对他不了解,可他之后更改过的名字,许多人就熟悉许多。
汉末诸侯争霸时,黑山军统领——张燕!
他不是张角的嫡传弟子,可在幽州依旧十分有名。
当然了…
马元义也是大贤良师张角八名弟子之一,论及地位更是高了张牛角一筹。
看到张牛角与褚飞燕,马元义没有说话,他不漏声色的走入了一处无人的街巷。
“可是大贤良师有所指示?”
马元义问道…
张牛角当即回道:“不愧是师兄,大贤良师已经知道师兄赶至幽州,特地传讯于我俩,让我二人配合师兄在幽州涿郡开设太平道分坛,广收教众!”
唔…
这话脱口,马元义眼眸凝起,余光瞟向那县衙处救治百姓的天师道鬼卒。
呵呵…
这一刻,他就呵呵了。
幽州?涿郡?
怎么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