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其格脸色微变,急忙撇清干系:“王后明鉴,我虽是匈奴公主,却时刻提醒自己是乌孙左夫人,绝无半点向外之心。我根本不知道赫比长老做过什么,也有好多年没跟右谷蠡王联系了,我只是受赫比家人所托才来求情的……”
“妹妹知道,姐姐一心为乌孙着想,怎么可能做出那种大逆不道之事。”刘烨拍了拍须其格的手,柔声道,“姐姐同情别人,也要想想自己的处境呀,若是给自己招来麻烦,那就得不偿失了。”
“是,是,我会格外小心的。”须其格长舒口气,仓皇告辞。
送走须其格,清灵不屑道:“她倒是撇得干净,我怎么觉得就是她从中作梗呢!公主现在是乌孙王后,最不服气的就是她了吧!”
“现在不用担心她的事。”刘烨再次愁眉紧锁,“这么久了,为何大汉驻军迟迟没有回音呢?”
第九十二章 多方求援
驻扎在西域的汉军确实收到了刘烨请求派兵支援的消息,只是与刘烨相熟的前度特使已经奉命回朝,而新任特使收到信函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个回复都没有。
大汉特派的使者对于解忧公主的求援无动于衷,其他人虽然知道乌孙边境备受滋扰,却也不好在特使面前多言。尽管如此,前任特使魏大人的手下还是不由自主想帮刘烨一把,昔日平定大宛内乱,刘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仅魏大人对她赞赏有加,看在眼里的汉军也是铭记于心。
解忧公主是大汉的和亲公主,如今又是乌孙国母,她在整个西域都颇有影响力,如果乌孙此次失势,那可真是牵连甚广,不但会一涨匈奴的士气,威胁到大汉对大宛的统治,大汉对乌孙投入的心血也将付诸东流。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解忧公主的求援没有理由不答应才对,即使通报到大汉朝廷,也会准许她这么做。众人不明白特使心里在打着什么算盘,为何迟迟不肯给解忧公主回应,若是说胆小怕事,应该也不可能。这位特使极有手腕,精明过人不说,管理手下也是很有一套的,惩罚起有过错的将士更是毫不手软。
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对解忧公主有敌意,不过身为大汉特使,就算不为解忧公主着想,也要为大汉的利益考虑才对。但说起来这种可能性也不大,新任特使听说是李延年亲自举荐的,解忧公主和李延年的关系比较亲近,师大人又曾是他的下属,那感情自不必说,他们若有什么请求,一句话就解决了。
同为李延年身边的人,这位特使怎么可能故意针对解忧公主呢!他不是不知道解忧公主在大汉也是有不少人支持的,更不会不晓得李延年就是教授她琴艺乐曲的师傅。
乌孙战况反复,刘烨心里焦急,西域的汉军同样担忧不已,在新任特使身边的汉官互相揣摩,谁也不敢说这位特使因着什么缘由不肯派兵支援。但又唯恐乌孙那边支撑不了多久,解忧公主身处困境无法脱身,便私下里偷偷托人给她捎了封信。
刘烨看到汉官的密信,顿时了然,原来是新任特使顾虑太多,至今还没有下决定是否要支援。她和这位特使不熟悉,也没见过面,向他请求支援势必是要碰钉子的,不过,得知他受过李延年的恩惠,刘烨心里又重燃希望。念在李延年的份儿上,也许,这位特使愿意助她一臂之力。
刘烨连忙找来师中和冯嫽,商议即刻启程前往大宛去见新任特使,说服他及早派兵,解决边境的难题。
“公主,这位新来的特使虽然受过李大人的恩惠,却也不能不堤防啊!”冯嫽思来想去,说出自己心里的担忧,“楚王一向忌惮公主,估计还记着当年在殿前被你数落的情景,如果此人跟楚王也有关联,他就不会只看李大人的面子。”
师中摇头道:“不管公主曾经与谁树敌,既然他现在是大汉的特使,就应该以维护大汉在西域的权益为己任,怎么能计较个人私仇!况且,他的官职是李大人给的,公主离宫之时,李大人亲口说过,他日若有需要,必定全力协助。我不相信李大人会出尔反尔,反而我觉得这个新任特使有问题。不管他有没有见过公主,至少也该给个回信,同在西域为大汉效力,像他这样漠不关心的汉使,真是闻所未闻。”
“师大人,你也不要着急,我这么说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想劝公主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特使身上。有时候,自家人还不如外人够义气,也许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成了特使,来到西域是要享福的,他才不想为公主跟匈奴拼杀,他还怕连累到自己呢!”冯嫽走向刘烨,提醒道,“公主在西域走访多时,大宛国王,安息公主,都和你有很深的交情,何不趁此机会向他们求援,试探下他们的反应,免得日后信错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