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按武经上所说,武道修炼分为七大层次,分别为练肉,练筋,练膜,练骨,练脏,练髓,换血。

其中练肉称为武生,练筋称为武徒,练膜称为武士,炼骨称为武师,练脏称为先天武师,练髓称为大宗师,换血称为武圣。

至于武圣之上的人仙境界,这武经中却是没有记载,不过倒是有印月和尚注解,人仙要炼窍。

李逸之一目十行,粗略翻阅着,速度极快。

总共四十九本书册,他用了近两个小时就翻完了。

虽然看得很粗略,但是李逸之却深深为这个世界庞大而完善的修炼体系所震惊了。

他发现他编撰的《乾坤典》,在《武经》面前,简直就是粗陋不堪。

不仅在于整体框架,更在于修炼细节。

就比如说在整体框架上,他的练劲境,就仅有三个境界:明劲、暗劲、化劲。

到了化劲,便可易髓换血,完成身体蜕变。

以《武经》为参照,化劲就相当于武圣。

可是武圣之下,有着六个境界,把人体所有部位都全练了个遍;而化劲之下呢,仅仅两个境界,只是完成了炼骨和炼筋,其他统统没有涉及到。

由此可见,李逸之原来的修炼体系是多么的粗陋。

自然的,化劲的实力肯定也无法和武圣相比。

再比如在修炼细节上,同样是炼骨,李逸之的练法仅仅是练劲力,从而壮大全身骨骼。

可是实际上,他所能够练到的骨骼仅仅是骨骼主体。

而《武经》上,却认为要把全身两百零六块骨头全部淬炼到,并且辅以各种灵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