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是张咨。”
荀彧丝毫没有把张咨放在眼里,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淡然道:“事关重大,董卓一定不会假手他人,他必派亲信赶来南阳,亲自督办此事。”
“如果我猜得不错。”
荀彧顿顿,长出口气:“此人消灭何家以后,必然趁势占领缯关,严守楚长城,只要弘农王进不了南阳,他的势力必不能长久。”
韩楙恍然大悟,不住点头:“叔父真不愧是王佐之才,分析得果然很有道理,若那董卓果真按照叔父之言行事,弘农王岂不危矣?”
“的确万分凶险。”
“不过”
荀彧却是唇角微扬,绽出一抹淡笑:“对于可以从皇宫中逃出来的弘农王而言,或许这正是他绝处逢生的不二良机。”
“孙子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哼~~~”
荀彧眉眼带笑,轻哼一声:“董卓此举若杀不死弘农王,必然令其更加强大,我还真有些好奇,接下来弘农王会如何应对?”
一旁韩楙的兴趣似乎也被调动了起来:“还真是如今弘农王正在颍川,如果走投无路,必然求助唐家,叔父是唐家女婿,不知可会助弘农王一臂之力?”
话音刚落。
荀彧脸色骤变,眸中闪烁着淡淡杀气。
韩楙心知说错了话,急忙拱手致歉:“实在抱歉,小侄小侄给叔父赔礼了。”
荀彧也不是个跟晚辈后生计较的人,旋即摆摆手:“速回去收拾行礼吧,经此一事,我越来越确信,天下即将大乱,颍川必陷入战火。”
“喏。”
韩楙欠身拱手。
他方才起身,正要转身离开时。
忽然。
不远处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报~~~”
“公子,公子。”
一个仆从打扮的男子疾步赶来,揖了一揖道:“唐家有拜帖奉上。”
韩楙细眉微蹙,不由好奇:“唐家?他们不是举族迁移了嘛,怎么还会奉上拜帖,来者莫非唐老爷子?”
“不是。”
仆从摇了摇头,直接否定:“是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少年郎,好像自称刘辨,还专门问到了荀先生是否在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