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猎户的娇妻 寒小期 806 字 2022-11-21

对了,石家规矩森严,除了每年正月初二可以由夫君陪伴着回一次娘家外,旁的时候严禁出二门。当然,若是有娘家人来探望,还是可以拨空见个面的,前提是只限于女眷。

这些是针对有夫君的女眷,石家也不是没有寡妇,若是寡妇,则没了每年回一次娘家的权利,也没了见娘家女眷的权利,更不可以另行改嫁。若是膝下有子,则可以见儿子儿媳并孙子孙女,若无便老实待在家庙里诵经祈福……

除了规矩之外,石家的生活还是很好的。

跟寻常百姓家的两餐制不同,石家是三餐两点制,早中晚皆是满满的一桌荤菜搭配的饭菜,三餐之间是两顿点心,配茶吃。每一季都会做四身新衣裳,还会发下细棉布让自己作里衣。因为秋娘是有儿媳妇儿的,所以她连里衣都不用做,自然有人帮着她料理一切。

……

跟秋娘吃喝不愁的“好日子”不同,俞家却陷入了困顿之中。

先前就算有些家底,可因着俞承嗣念书花费了太多太多的钱,俞家其实也就是看着风光无限,实则却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这一年来,尤其是下半年,家里处处都在花钱,偏进项却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攒了点儿钱,又给了俞承嗣置办宅子,理由是,既已娶妻自没有再赁宅子的理由了。

俞母觉得这话在理,问了宅子价值几何后,掏出了秋收后卖粮的所有钱,又跟里正家借了一笔,说好了等县里结了账后,立马还。

当然,借的钱是很快就还上了,可刚结来的钱又去了七七八八。俞母还盘算着,叫自家二小子三小子多砍些竹子来,趁着天气冷没多少活儿,赶紧多做些篾器。虽说小儿子手艺不佳,可能帮的忙还是挺多的,像砍竹劈篾等等,都是费时费力的事儿。家里所有人都忙活起来,争取多赚些钱。

结果,才这么想着,俞家老二就惹出了事端来,赔了钱不说,还得罪了冯家人。这些都罢了,闹到最后,俞家分了家。

等临近秋娘出嫁,俞承嗣回村里要钱,俞母是真的拿不出来了,只得掏了压箱底的几样不成套的银首饰,又跑到里正家再度借了些钱,这才勉强应对了过去。至于这回却是不曾还钱,而是说好了,直接拿自家的大肥猪来抵。

于是,到了年关,莫说置办过年的东西,俞家是真拿不出丁点儿财物了。本来大肥猪能杀了吃的,可一半抵给了里正家,剩下的一半,俞母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吃,索性全卖了钱,有钱捏在手里,总能叫她稍微安心些。

只这么着,俞家过了一个格外没滋没味的年。

俞父、俞母并俞承嗣俩口子,以及打小就跟个木头桩子一样的俞家老三。

曾经的热闹,似乎早已离俞家远去,等正月初一下半晌,俞承嗣借口明个儿还要去丈人家里,索性早点儿赶路,免得明早太匆忙。

就这样,俞承嗣俩口子也走了。

正月初一晚间,整个俞家院子就只剩下了他们一家三口。可俞父是个少言寡语的,俞家老三更是个八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木头桩子。晚饭时,家里一片寂静,俞母心里空落落的,只想着明个儿是回门日,两个闺女总该回来了吧?

呃,若是没有意外状态的话,的确是这样的,可谁叫事有例外呢?

秋娘的婆婆病倒了,老人家今年已经七十有五,小年夜时就有些不大对头了,这几日所有的孝子贤孙都陪在她身畔,身为儿媳妇儿的秋娘自然也不例外。这年头,格外讲究好兆头,虽然老人家这个年岁就算过世了也是喜丧,可还是怕她在年里去了。还好,似乎老人家本身也知晓这个道理,硬生生的咬牙熬了过去。可一过了大年夜,她就整个人如同抽空了精气神一般,彻底不行了。

这档口,秋娘能走吗?更别提石家的规矩是,媳妇儿回门必须由夫君陪着。这下,就没回门的可能了。

幸好,石家还是很讲究礼数的,因此,虽然秋娘和她夫君并不曾回门,却还是派了下人四处通知的。只是,俞家位处小山村,石家那头并不知晓具体的地址,又特地问了俞承嗣,偏他家也回门去了,等兜兜转转的终于问到了地址,却已经是太阳落山之时了。

从正月初二一大清早开始等,俞父俞母包括俞家老三,皆坐在堂屋里瞪着眼看着自家大门。

屋后相距不远的俞大伯家那叫一个热闹啊,就听着来来回回都是人声儿,还有小孩子吵吵闹闹的喧哗声,当然偶尔也夹杂着几声哭闹,毕竟很多外嫁女回门时,是连两三岁小孩都一并抱来的。

可惜,俞家这边至始至终都安静如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