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我也不会一直来叨扰王先生您了!”
杨破虏说出了自己担忧。
“你说的我当然知道!”
“可是两军交战,最重要的就是看谁能沉得住气,谁才会是最后赢家!”
“如果你们贸然出兵攻打襄阳,被宋军抓住机会反扑了,导致实力大损,到时候樊城一丢,唐、邓告危,这不是又回到广成关之战前的局势了吗?”
“所以带兵大仗切记要记得稳、准、狠才行!”
“至今其它,不要多想!”
“想想当年曹孟德官渡之战时,面对的是什么形势?”
“谢安淝水之战,面对的又是何等强敌呢?”
王克说出了自己见解。
“王先生金玉良言,我杨某真是受教了!”
“难怪陛下如此看重王先生您的!”
杨破虏表现的很是谦卑。
“我一直也很仰慕陛下,仰慕你们陛下的胆识、仰慕你们陛下的才华!”
“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没有机会啊!”
王克心里当然是很赞赏许仙的了。
“到时候!”
“陛下回洛阳了,您一定有机会见到我们陛下的!”
“我们陛下可是一个十分重情重义,管容大度之君呢!”
于是杨破虏和王克开始继续畅谈了起来。
复州城。
“朝廷有命,国师有令!”
“所有年满十岁、未超过六十五岁的男丁,必须充军!”
“否则以法令处之!”
一将领在复州城中宣读着一份文书。
“什么?”
“十岁的孩子都要去前线打仗?”
“这…这也太过份了啊!”
“可不是吗?”
“这不仅靠的十岁的孩子,连六十五岁的老人居然居然都要去前线打仗!”
“这还让不让我们老百姓活了!”
“给不给我们活路了啊!”
“没办法!”
“这是国师和周节制的命令!”
“什么国师?”
“我看就是一个恶僧!”
“恶僧!”
“只有这样的恶僧才会出这样的馊主意来害我们这些老百姓!”
“可不是吗?”
“之前你们没听到过,有很多刚满十岁不到的孩童都被抓去充军了吗?”
“而且那些官兵更是让那些孩童互相残杀,以此来训练孩童杀敌的本领呢?”
“最后幸得一位女菩萨相助,才帮助那些可怜的孩童们逃出来!”
“如今官府又下这样命令!”
“看来那些孩童还是逃不过上战场,送死的遭遇啊!”
“没想到官府行径也是如此卑劣,如此残忍!”
“我们大宋的老百姓!”
“老百姓可真苦!”
“真苦啊!”
一群复州百姓看到这布告后,都表现出了无比失望的情绪。
“是谁在造谣?”
“谁在造谣?”
这时一群官兵立刻朝布告处围了过来。
“刚才是谁在造谣生事?”
“是谁?”
不一会,一名官员走了出来。
“这…这莫非就是那个襄阳知府中路军周节制?”
“他就是那个当初假报消息给朝廷的周知府!”
“听说这人比那法海和尚还坏!”
“是个大坏人啊!”
这时,还是有百姓在暗地里窃窃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