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奇怪,这理国公看着平庸得很,当年就怎么立下那桩天大的功劳的,皇上原也是要重要他的,可给了他不少职务,除了会贪,四处抓权外,也没看到有多能干,后来皇上也看出来了,就只给了他个闲职。”宁王妃也是一脸疑惑道。
“他那二小子倒是个人材,长得也俊,听说为皇上办了不少事情,皇上很重用他,这阵子,因为有个能干儿子,理国公又开始蹦哒了,胃口也大。”太后摇头道。
“安宁真的非要嫁到那样的府里去?听说那理国公夫人也不是个太上得了台面的,原本只是个外室……”太后一脸不屑地说道。
皇宫里的人,平日看着闲静端庄,可说起八卦来,一点不亚于市井妇人。
“嗯,倒是老太太是个知书达礼的,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的人,比起理国公夫人来,不知强了多少陪,只是,儿媳一直也没查出老太太的出身,真是奇了怪了。”宁王妃皱眉道。
“理国公府这一脉,早就形同市井乡民,他老子娶个什么人为妻,玉碟上也没记栽,后来理国公复了爵后,只是简单地记了个简氏,也不知是不是江南简家,如果是简家出来的,倒也算得上是书香门弟。”太后道。
“有老太太在,相信理国公夫人也踹哒不了多高,再说了安宁可是郡主身份,比起理国公来还要高几品,还怕她一个小小的五品诰命?儿媳今儿来,就是想请母后下旨的,桩婚事若有母后做主,安宁以后的日子,会好过很多。”宁王妃说着就拜了下去。
安宁见状,也忙跟着跪下。
太后想了想道:“既是安宁自个愿意,那哀家就成全她了,唉,看着她和昱儿一眨眼就长这么大,哀家心里真是高兴啊,如果当年几个皇子没有出事,皇宫里也不至于这么冷清。”太后说着,眼圈儿都红了。
“七皇子呢?左家出事后,儿媳也很少见到他。”宁王妃随口问道。
“在长春宫里吧,由贤妃看着,说起来,贤妃也是理国公的女儿,宁王妃,一会你也去长春宫坐坐吧,如今淑贵妃被打入冷宫,贤妃一家独大,你与她走近些只有好处。”太后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