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半肖看了一眼从客厅中央穿过、体形丰满的胖猫,摸着下巴笑,本想说两句俏皮话,可刚一开口,猛地想起什么,不由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邢应苔和导师约好时间,在他办公室上课,用了一个上午讲翻译方面的事情。下课后导师请邢应苔到食堂吃饭,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邢应苔那位五十多岁、认真严肃的导师说道:“现在想起来,我也看过几本你叔叔翻译的作品。要不是他英年早逝,你就可以请教他,远胜于我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邢应苔一愣,一时想不明白导师怎么知道崇善是自己的小叔,后又突然想到几个月前他以参加崇善葬礼而请假的事,便点了点头,说:“他外文方面是有造诣的。”
“我桌上还有几本他写的书。”导师道,“不仅是他翻译的文献,写的小说也看过不少……要不是崇善去世后公布他的笔名,我也不敢信他竟然会写这样的小说。”
邢应苔尴尬地笑笑,低下了头。
崇善的名字在翻译界内算是比较有名的,可当他另外一个身份被揭露出来后,所有人惊讶的发现,原来他不仅是个翻译家,更是披着‘三千人’的笔名、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小说的名作家。
许多人不敢相信,因为崇善翻译的作品严肃正派,和他写小说时的风流锐利截然不同。
这种反应,和邢应苔当初也无甚区别。
那时邢应苔才十几岁。上高中后,邢应苔的功课更加繁忙,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可回了家也没什么可做的,于是他总想往小叔家里跑。
崇善对邢应苔是非常好的,好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有时崇善在电脑桌前伏案写着什么,但听到邢应苔的脚步,他都会放下笔,笑眯眯地回头看那个满头卷发,生着一副好相貌的小侄子。
天气很热,邢应苔穿着到膝盖的短裤,大概是仍嫌太长,又向上卷了几圈,一直卷到大腿根部,露出被阳光晒得发红的皮肤。他穿着拖鞋,腿上还有没有干的泥。邢应苔右手拿着塑料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跟同学去捞了点鱼……送你一些啦。”
一看他这样就没回过家,所谓的‘一些’很有可能就是全部。不过崇善也不戳穿,只道:“你请我吃鱼,我请你吃更好吃的东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