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帝沉默不语,心中反复思量着二人的话,他赞同二人的思虑,也清楚他们所指的朝中重臣姓甚名谁。
可他也有自己的思量,而且在这一点上,他不能让步。
忽然,他目光一斜,瞥见手边一沓翊王抄写的经书,眉头兀自舒展开来。
「爱卿所言极是。不过满爱卿并非唯一人选,朕倒是觉得有一人,比满爱卿更为合适!」
满庭芳和枚青顺着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本沉重的手抄经文上。如果仔细看,精致的洒金纸上的字,透着一抹浓郁的嫣红,那是翊王以鲜血为墨,一字字泣血而来。
满庭芳和枚青又心照不宣地看向对方一眼,默契地开口问道:「莫非陛下是想让翊王殿下前去赈灾?」
「谁说放眼朝中唯有满爱卿一人合适!朕以为翊王比满爱卿更为合适!」渝帝不经意似的轻轻拍了拍那些佛经,又恢复成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此言一出,满、枚二人着实大吃一惊。
从理论上,他们同意渝帝的说法,可谁也不敢提醒渝帝,不许翊王离开京城的规矩是他亲自定下的。
满庭芳略加思索,还是委婉地提醒道:「皇上所言极是。不过,翊王一向远离朝政,又常年居住在盛京几乎足不出户。若让他贸然前去,会不会太过勉强?」
「虽然他没有经验,可他私下与朕探讨过治理洪水、
灾后救援的问题,其见解十分独到。所以,朕决定让他前去试一试。」很显然,渝帝并没有被说服。
满庭芳自是圆滑婉约之人,听到渝帝这版说,便立刻改口:「陛下说的极是!如果翊王殿下亲自去赈灾,既能彰显出皇上对灾情的重视,又无地方官员敢为难,实在是最佳人选!」
「没错。」枚青也在一旁替满庭芳圆场:「既然翊王殿下对赈灾颇有见解,此时正是大展雄风的好时机啊!」
就这样,赈灾的人选被草草定了下来。渝帝很快就将旨意,命人传达给翊王。
满庭芳和枚青退去后,渝帝却斜倚在御座上,怔怔的盯着门外的景色发呆。
心里开始反思——自己将翊王放出盛京城,究竟是对还是错!
多疑如渝帝,无论翊王如何表现,他的疑心却从未放松过。
思虑了一会儿,他立刻命双喜公公,叫来了曾经的御守司指挥使——王璟。
很快,王璟应声前来,本来以为自己要被皇上重新启用,便春风得意的赶来。
可当他一迈进门去,看到空荡荡的殿中,没有自己的父亲,只有面无表情的天子和一个双喜公公,便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动作和神色也收敛了许多。
他小心翼翼的走到殿中,躬身一揖,恭敬的问安。
渝帝挑起眼皮,打量着身高不到六尺,长得细小干瘦、獐头鼠目的王璟,不由得皱起眉头,一脸的厌弃之色。
渝帝支着头,慵懒的问道:「之前你在身为御守司指挥使时,一直派人偷偷监视着翊王,可有查到他的一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