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谈巍就是这个性子,她早就知道。

越是对身边亲近的人,他越是放肆,大约是从小众星拱月地长大,被女孩子宠坏了,这人从来不知道体谅他人是什么东西。

在谈巍看来,能用你就是看得起你,投怀送抱的女孩多如过江之鲫,他到现在还是在用解槿这个‘司机’,够念旧的了。

何况这家伙确实性子凉薄,醉成那样仍能清楚记得她手机号码,就算从未走过肾,但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走过心了。

所以解槿一直任劳任怨。

即便再累,太子爷一个电话,她仍然心甘情愿地起身去接人,从酒吧、夜总会、温泉酒店……各种各样的地方把他捞出来,替他付完账打发掉各式各样的女伴,拉平他皱巴巴的衬衣再套上大衣,费劲地将人扶上车一直送回他公寓的大床上,然后替这混球打电话给他的家政阿姨,叫她明早过来收拾被吐得一塌糊涂的客厅。

除此之外,他惹下的桃花债,基本上都是她去解决的。

时常有十八线小明星和网红动不动就找上公司,扬言若不给足分手费,就要在网上公开揭露谈巍禽兽不如的真面目。

解槿一次又一次地替他开支票给这些女孩,经常一录完节目就得去咖啡馆餐厅跟这些美人谈判,时不时还得被泼个一脸咖啡……谈巍从不问她如何摆平的,只在次日公司相见时,亲昵地一把搂过她脖子,将人按在怀里嬉闹一番,就算是道过谢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谈巍用整个公司捧她成名,而解槿用所有私人时间来替他擦屁股,两人这种不是情侣,却又莫名默契的关系就这样一直延续,直至谈巍开始培养新人。

那时解槿已成气候,可以独当一面。

故而谈巍便开始物色下一个培养对象。

从商业角度来看,公司的摇钱树自然是越多越好,谈巍一开始创立鑫势新媒,就是打的这个主意——同时运营多个节目,圈养一批业内新星,打造属于他的传媒帝国。

故而自然而然地,谈巍开始用培养解槿的这一套开始流水线似的生产新人,他签下了几个有潜力的新人,以全公司力量力捧了一段时间后,从自己股份里拿出了10,又从解槿的股份里拿出了5,设立了15的期权池分给了几个新人和一些老员工,其中最出色的那个新人便足足分到了5的股份。

虽然解槿仍然是这个金字塔中,仅次于谈巍的存在。

但是几个新人的出现,却仍然打破了一切平衡。

公司最艰难的时候,是谈巍带着解槿在打拼,两个人都为《智识》的大火付出了很多,可以说军功章有谈巍的一半,也有解槿的一半。

但如今公司也需要发展扩张,签下可培养新人之后,给予一定股份,也是必要的手段。其一是一种鼓励,可以让新人更卖力地为公司工作。其二是一重保障,将新人和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不至于在出名之后就轻易地跳槽离开。

解槿明白这点,但她不能接受。

且这些年过来,眼光早已被谈巍培养出来了,看事情也不仅仅看眼前。这不过是第一批新人,以后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她所持有的股份只会越来越少,终有一日也会变成5,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更何况,公司资源就那么多,谈巍要培养新人,势必要以消耗她的粉丝资源为代价。事实上他已经在那么做了,解槿每年都会在新年之际开一个年度演讲,票价卖得不比当红歌星便宜,而谈巍已经用“陪你见证十年后的自己”为噱头,将解槿十年后年度演讲的票都销售一空。

这若是放在娱乐圈,基本上就是过度消费一个明星的极端做派了,一次两次尚可以接受,但是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任解槿的粉丝如何忠诚,也抵不过一次次被当成猪羊拔毛的耍弄。谈巍这一招,几乎等同于杀鸡取卵。

而赚来的钱,全投资在了这些新人身上。

谈巍大约也知道解槿不好受,故以马上将进行a轮融资来安慰她。

通常,一个不断做大的公司在上市前往往需要4-5轮的融资。而那时解槿的包装成功,已经证明鑫势新媒的这套运作流程是有效的商业模式。许多vc都抛出了橄榄枝,表示愿意投出a轮。

像一个鑫势新媒这样的潜力股公司,a轮融资通常能拿到700万-1000万之间的投资,但同时也会拿走公司20至30的股份。

以谈巍的权力欲,他不会放任自己的股权被稀释太多,这便意味着解槿以及一些新人和员工手中所持股份又要进一步被稀释,虽然手中股权的价值越来越高,但话语权却在不断减少。

在鑫势新媒即将要拿到a轮融资前夕,谈巍举办了一场公司成立3周年的庆功宴。

彼时解槿正以在外与人谈合作为借口,拒绝参加。

谈巍以为她是耍脾气,并不以为意。

但大约是看见众多老员工都聚集一堂,却唯独不见她的身影时,到底还是念着昔日情谊,主动给她打了一个电话。

这在谈老板而言,已经算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几次主动求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