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平阳王与她只隔了几道围墙,却再无半点交集。

据说他本该被立即遣送出京,奈何突然旧疾复发,便只好先这般养着,待身子好了再说。

沿江之地的战事自入秋后开始出现明显的扭转。

扬州一战,广陵王被斩马下,摄政王威名大盛,人人风传当初的战神晋王又回来了,弄的江南那方几个王爷人心惶惶,开始自乱阵脚。

深秋之际,萧峥定下了渡江之策,只因气候渐渐转寒,越拖越对渡江作战不利。所幸扬州收复之后,当地百姓欢欣鼓舞,自发帮助士兵们扩建瓜洲渡头,未至入冬,已经可以渡江。

选了个顺风的日子,全军兵分四路,三路成包抄之势直逼江南,后方一路停于江面,随时备援。

一直处于指挥位置的萧峥此番决定亲自打头阵,他还未曾忘记对文素许下的亲手拿下江南的诺言。

瓜洲渡口直通润州,未及靠岸便见到对方严密的船阵,箭羽如流矢般飞射而来,奈何萧峥这方是顺风,对方的射距大为受损,眼看便无法阻止朝廷军迫近,对方不免军心大乱。

萧峥对水战其实没什么经验,好在此次有上天相助。眼前场景倒是与当年赤壁之战有些相似,他受到启发,便命人点燃箭簇,亲自拉弓射出,一箭射落对方大旗,火星溅下,在这干燥的深秋特别容易引燃,加上有风,一下子便烧起了一小块。

将士们见状纷纷效仿,长江江面上,仿佛重现当年火烧赤壁的战况。所幸那些士兵通水性,死伤倒没有历史上的那场战役来的惨重,然而战甲被毁,船阵被冲散,已失去了抵抗之力。

开头便如此顺利,朝廷军皆认为此战有上天相助,士气越发高昂。萧峥借机将这消息传扬开去,对反王们的心理又是个不小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