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感情,荷华自问还是有点儿心得的。至少她知道,对当事人来讲,什么千古绝恋,都及不上此时此刻,红尘相守。也许他们只是凡是之中最普通的一双夫妻,会争吵会不合会有种种磨难,但没有生死离别。
因为两方的长辈都不在,而婚礼又进行得比较仓促,所以萧何在请示过项羽和扶苏之后,做主将婚礼简化再简化,几乎只保留了请期,文定,过门这三个步骤。
而且请期的日子还是萧何本人翻了历书之后挑选出来的。文定就更简单了,在扶苏和萧何的见证下,项羽跟虞姬交换信物,这就算是小定了。所以到最后,需要大操大办的,就只有迎亲过门这一项。
为此扶苏在九原城中为项羽划出了一间宅子做新房,虞姬则由荷华陪着,从太子行辕发嫁,绕城一周,最后回到新房,开始拜堂。
原本萧何是打算按照项羽的要求,简单的操办一下就可以了。
奈何这是九原城中的第一桩喜事,竟然惹得全城的人都来围观。虽然随礼的东西都很简单,但毕竟是大伙儿的心意,这样一来,反而不好弄得太过简单了。
所以最后,索性将新房门口的一整条街道都空了出来,用来招待宾客,婚礼当天,更是整个九原城从来没有过的热闹,万人空巷,举城狂欢。
这一点,不管是一双新人,还是操办婚礼的萧何,甚至是最初为他们安排的扶苏,都全然没有料到。
但是这毕竟不是坏事,因为经过了这一次的事情之后,九原城中百姓的凝聚力更强了,大家在街上遇着了,脸上的笑容都要更真诚几分。
他们开始真的将这里当做新的家乡,全心全意的投入了。
扶苏见状,若有所思。
为了让这些百姓有归属感,他之前做了不少事,不论是划分土地,分派农具耕牛,还是其他的一些措施,都是为了让这些人尽快融入这个地方,将自己当成九原城的一份子。只有这样,匈奴人才永远没有可能将这个地方夺走,即便一时失手,也总有回来的一天,因为民心所向。
但是经过了这件事之后,他忽然发现,有一些东西,比他做的这些,更容易让人产生归属感。因为他给与的只能是物质,而那些东西,属于精神。
就像项羽跟虞姬的婚事,最后变成了全城的喜事。扶苏甚至可以想象,假如将来九原城有新生儿出生,标志着这个地方后继有人,恐怕这些百姓会更加的激动,也会真的把自己当成这里的人。
在他将这个想法告诉荷华之后,荷华不由笑着道,“生孩子这件事不能控制,不过成亲就容易多了。迁徙到这里来的百姓,都是男子居多,毕竟长途跋涉,十分辛苦。就是有女子,也都已经成家了,不然不会愿意到这里来吃苦。如此一来,许多年轻人就难以找到合适的婚事了。不如公子设法替这些人都娶亲,等他们生下后代,自然就不会想要离开这里了。”
“再有,这些士兵们也是一样。他们驻守边疆,往往很难回到故土,而且到时候年纪就大了,不管是要成家还是立业,都不容易。不如让他们在这里娶妻,将来离开军营之后,也定居于此。他们世代守卫此处,深厚就是妻子儿女,自然更加忠诚,更加悍不畏死。”
扶苏闻言,心中一时百味杂陈。
其实他之所以会对荷华说起这个,最重要的还是想试探一下荷华的态度。咳……就是说,扶苏觉得,假如需要的话,他跟荷华也可以在这里成亲。但孰料荷华的思维发射得太过广阔,一下子就绕过了他心中小小的纠结,提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解决办法。
这样一来,扶苏在高兴的同时,不免有些心头发酸。
啧,项羽那莽夫都跟虞姬成亲了,为何荷华却仍旧无动于衷?
这样的心思不足为外人道,荷华甚至没有察觉到扶苏有一瞬间的僵硬,然后他笑着道,“荷华果然是我的福星,妹妹能想出好的办法。这件事我会去安排。”
荷华道,“不如就让萧何去办。自从办了婚礼之后,他倒是闲下来了。反正也是要派人去做,何不让他去。也不必白白的养着一个人了。”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在此之前,扶苏也终于给萧何定下了官职,太子家令。这个职位,司掌太子家刑罚、饮食、仓储、奴婢诸事,等于是太子的大总管了,一应杂事都由他负责。最妙的是这次的差事,也可以用采买奴婢作为借口,免得生事。
这个官职看着不显,好像管的都是杂事,但实际上,不是十分得太子信任,根本不会将这些事情交给他来管理,毕竟不管哪一样,都是涉及到太子人身安全的,而且权利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