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页

此战大获全胜,事后论功行赏,除了前方的将士之外,在后方调度有方的扶苏,当然也功劳不小。

尤其是现在咸阳城中一切事情都决于他的手,渐渐的民间便有了一种声音,觉得扶苏实在是文韬武略,运筹帷幄的英主。从这件事情的应对来看,扶苏已经完全可以独立的处理政事,并且结果十分完美。

各种各样称赞扶苏的奏折被送到上郡始皇的案前,至于始皇到底怎么想,没有人知道。

然而始皇二十九年二月,春天才刚刚来到,始皇就匆忙结束了这一次东巡,率领文武百官回到了咸阳城。

扶苏带着人出宫去迎接始皇的时候,荷华并没有太过在意。因为她觉得自己之前已经跟扶苏达成了共识,这个时候,就收敛起锋芒,只要不在始皇面前做出什么令他难以忍受的事情,那他就算心中再忌惮,也没办法处置扶苏。

然而不到下午,就有消息传回来,说是扶苏迎始皇回宫之后,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始皇勃然大怒,命他跪在太庙之中思过。

晴天霹雳!

荷华听到这个消息简直要六神无主了。扶苏走的时候明明看上去信心满满,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况会这么急转直下?

她想来想去,最后决定先去打听一下消息。她很快换了衣服,出宫朝蒙毅的府上去。

幸好虽然蒙恬不在咸阳,但他的弟弟在始皇那里比他还得宠,这种事情,他应该知道一点消息。就算不知道,在一起商议一下,也能决定接下来要怎么做。

然而实际上,荷华根本就不需要去找蒙毅打听消息,她还没走出宫,始皇那里发生的事情就已经流传了出来。

原来是因为扶苏向始皇汇报了这段时间的工作,始皇龙颜大悦,认为他处置得十分得当。却不曾想,扶苏接下来又向始皇请罪,因为为了确保这场战争的胜利,扶苏已经花光了国库里的钱。

要知道国库乃是一国的根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钱的。

在始皇二十六年之前,这一点还并不十分明显。因为那时候,举国上下最大的事情就是一统六国,而秦朝的军队去打别的国家,一向都是采取“以战养战”的办法,只要能打败一个国家,就能轻易获得对方的国库,多少军费也尽够用了。

所以那时候,虽然连年战争,但是实际上对普通民众的印象却并不很大。

反而是在天下一统之后,再没有别的国家给秦朝随意获取财富,所有的财政收入都只能依赖于税收,庞大的军队几乎要养不起,尾大不掉,国库更是捉襟见肘。

再加上统一六国之后,有不少基础建设的工作也需要花钱,所以朝廷上下对国库自然越来越重视。

后来荷华给李斯提的建议,让军队分流,实际上的确是给朝廷节省了很大的一笔钱,这也是秦始皇会答应这个办法的最根本原因。

毕竟这两年虽然国泰民安,然而国库的钱往往还没收上来就已经定下了用处,根本没有多余的地方了。

去年秋天国库才收上来二十八年的税收,结果过了一个冬天,打了一场仗,扶苏就把所有的钱全部都花光了。那么接下来的一整年,整个朝廷,整个大秦要用什么?

更别提始皇之前已经被人说动,打算在骊山营建新的行宫了。现在国库一分钱都没有,哪怕始皇再是专、断,也不可能罔顾所有人的意愿去修行宫了。

所以让他怎么能不生气?只是让扶苏在太庙跪着思过,已经是非常轻的处罚了!

听到这个消息,荷华先是一愣,然后就明白了扶苏的意思。

这件事情,如果没有上面的人默许,根本不可能传得沸沸扬扬,而现在这个局面,恐怕是扶苏自己筹划出来的。

因为没过多久,之前所有人对扶苏交口称赞的局面,就变成了别的说法,比如“扶苏毕竟年轻,所以做事还是不那么周详,还需要锻炼几年”云云。

相对于之前的那种情况,现在这样当然更加能够令始皇放心。扶苏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也就说明他暂时还担当不起大秦这个责任,始皇也就不必担心太子在民间的声望太大太好,超过自己。

这是扶苏的“自毁”,用不那么好的名声,和一个几乎可以算是把柄的大错,来让始皇放心。

他的确是像荷华所说的那样,暂避锋芒了,但选择的方式,却完全在荷华的意料之外。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的效果很好。始皇只是发怒,罚跪,并没有给他更加具体的处罚,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可是效果好归效果好,让荷华无法不去在意的是,在此之前,他居然没有像自己透露一丝消息。虽说事不密则泄,可是难道对扶苏来说,连自己也是无法信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