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登极大典(一)

他终于有机会抱上外孙了。

而且,赵嫣很快就会成为大夏的皇后,那么这个孩子,便是顾旭的嫡长子,未来极有可能成为顾旭的继承人。

赵长缨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再努力一些,多立下一些功劳,那么或许就能在顾旭心中为自己的外孙增添些分量。

他深吸一口气,紧握长矛,展开道则领域,朝着蜚的巢穴径直飞去。

蜚也发现了他的存在。

它的独眼闪烁着凛凛寒光,蛇尾在空中摇摆,发出阵阵破空之声。

突然间,蜚张开巨口,一股浓烈的死气从中喷薄而出。

若是凡人稍有不慎沾染到一丝,恐怕便会瞬间毙命。

然而,赵长缨却对这股浓烈的死气视若无睹。

那些黑色的死气,在触及他道则领域的瞬间,便如同冰雪遇到烈日般迅速融化,最终消失得无影无踪。

紧接着,赵长缨的长矛仿佛穿越了空间与时间的阻隔,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直直地刺向蜚的头颅。矛尖闪耀着刺目的金光,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啸声。

长矛的尖端很快穿透了蜚坚硬的皮肤。

一声凄厉的惨叫响起,蜚的身躯开始剧烈地颤抖。

赵长缨紧握长矛,用力向下一压,矛身完全没入了蜚的头颅之中。

蜚的独眼失去了光彩,庞大的身躯开始缓缓倒下,最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正常情况下,大荒的鬼怪在被击杀的时候,会化作黑色的灰烬。

但顾旭曾专门嘱咐过,要让众强者给鬼怪留下“全尸”,以便在登极大典上作为献祭之用。

所以赵长缨专门动用真元,把蜚的尸身保存了起来。

看到一只凶神级的妖怪,如此轻而易举地死去,赵长缨的心头感慨万分。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大齐的各个行省都盘踞着不止一只凶神级的鬼怪。

尽管真君级别的强者有能力毫不费力地将它们铲除。

但这些鬼怪却仿佛成了大荒中无法根除的顽疾,一直存在着,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常态。

…………

紫宸宫,绛云殿。

顾旭端坐于桌案背后,目光扫过面前数以百计的前来上表的臣子。

为首那人,是大齐时期的内阁次辅刘渠。

因为他是天行帝时期的混日子内阁中唯一一个愿意想办法做点儿实事的人,所以便被顾旭留了下来,没有像他的同僚一样,被关进大牢或是赶回老家。

他走上前,向顾旭躬身呈上奏表。

顾旭低头阅读,只见上面写着:

“臣闻天命有归,神器非私,自古帝王,莫不因时顺人,以成大业……

“今陛下拨乱反正,廓清寰宇,四海之内,咸仰陛下之圣德;九州之间,共颂陛下之仁风……

“且夫神器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陛下圣德巍巍,当忧世外己,上顺天心,祗膺允执,俯从人愿,屈就乐推……

“臣等昧死上表,愿陛下勉徇舆情,进登大宝,统御天下,纳缙绅慺慺之情,允副亿兆欣欣之望,率土更生,含灵幸甚。

“臣等诚惶诚恐,昧死以闻,顿首顿首,死罪死罪。”(1)

整篇奏表的核心意思是:陛下,您不要再谦让了,我们恳求您顺应天命,屈从世人的推举,承担起这份重任吧!

顾旭沉默片刻,然后看向前方的刘渠,轻笑道:“文笔不错啊!”

听到顾旭的夸奖,刘渠心头突然感到一丝慌乱。

过去在大齐时期,内阁官员们表面上手握重权,奏章无不经其手,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时常受到修行者的掣肘,难以完全自主行事。

很多时候,一条法令能否通过,一件事情能否办成,并不取决于他们的能力,而是取决于他们能否拍好修行者们的马屁,把修行者们哄开心。

像之前的内阁首辅谭鹤鸣,就以一手辞藻华丽的文章而出名。

刘渠虽然写文章的造诣比谭鹤鸣稍逊一筹,但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他的水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只是他最近了解到,顾旭是个务实的人,对于那些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东西深感厌恶。

比如那些辞藻过于华丽、通篇歌功颂德的奏折,最近全部被顾旭打回去重写,理由是:请你们说人话,不要浪费我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