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看了一眼,那腰牌中间印着一个“郭”字,便进去通报哥舒翰。片刻之后即来回复,命她入见。
菡玉步入驿中,哥舒翰正在中庭急躁地来回踱步,立即迎上来急问:“吉少卿,你怎会有这面腰牌?”他连吃败仗,仓皇逃离潼关,头盔都已丢落,露出满头华发,全没了往日威风。
菡玉回道:“下官前几月一直在河北,日前刚回京师献捷上表。这面腰牌是郭大夫所赠的信物。”
哥舒翰道:“不知少卿能否借我腰牌一用,并修书一封,请郭李二位大夫回军救京畿。”
菡玉道:“下官正有此意。”
哥舒翰战败溃逃,身边哪有笔墨,还是借了菡玉记录转运物资的纸笔给郭李二人写了一封信,与郭子仪腰牌一起即刻快马送往河北。
菡玉又问:“不知元帅接下来如何打算?”
哥舒翰叹道:“我以二十万众一战弃之,潼关失落,辜负朝廷重托,只待回去向陛下请罪,一死谢天下矣。”
菡玉道:“元帅既有死志,不如背水一战。若能夺回潼关,保住京师、陛下安全,不是好过引颈一死?”
哥舒翰道:“如今我只剩千余兵力,崔乾祐却有数万精兵驻关,怎能夺回潼关?”
菡玉道:“潼关为长安屏障,东面坚固难攻,西面却疏于防范。叛军新入关,还不熟悉潼关守备,元帅却是了如指掌。至于兵马,两军交战不过一日,死伤有限,官军多是失散各处。元帅不如张榜召集散兵,集结成众,或可与崔乾祐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