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白露 周而复始 845 字 2022-11-20

赶着天稍稍见得亮光,风华楼上已然熙熙攘攘。张着手臂指挥着楼上擦拭牌匾的管事激动不已。昨日,听了风声的风华楼东家立即嘱咐掌柜管事将淮扬言三少所有租款全额退,还叮嘱所有开销也一应由楼子承担,这样的好事听得扬州来的言三少当场将连夜裱好的“上善若水”的牌匾赠与了风华楼,喜得风华楼掌柜管事的顾不及其他,赶紧招呼着伙计一起悬挂上二楼的正中央,这是绝少留下墨宝的永固王爷的手笔亲书,可张了大门面了。

逐利作商,最要懂得的就是将利益尽可能的无限加大化,再好的东西没有体面的捧场,也都会少了应需的灵性。

晨起浮云走,日午炎炎起。

一夜间,风华楼前宝光横溢的盛景随着如无孔不入的热风涌进京城内外千家万户,旭日东升,络绎不绝的行人围在风华楼下仰首向上,人声鼎沸,究竟会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让天下雅士之魁首的永固王亲书出“上善若水”来?

围聚的邻里忙不迭将昨日亲历珠光宝气的场景侃侃说起,没会儿,不知道的也都全部知道了,不管如何,大灾之事终究离得稳如磬石的京城遥远,百姓也向来是只能听得上心不得的,正在窃窃私语中,由远而近的锣鼓声声惊扰了四下,永固王爷允诺的义卖财物给送来了,看着满眼光华,蜂拥过来看热闹的百姓将这场议论推到高端。

此刻,也不知道是哪个起了个头,在风华楼门前的案上投下一枚铜板,守着门口的店伙计忙不迭拖着那投掷铜板的路人,拿出个白卷,定要在卷上留下姓名,扯着嗓门嚷嚷着:“捐银是要捐赠给朝廷用来赈灾的,记录义捐姓名的卷宗也是要随着捐银一起上呈给朝廷,这样光宗耀祖的事情可错失不得。”

随意抛出一枚铜板的路人怔怔看着这将来会连同义款一起上缴朝廷的白纸卷宗,当即掏出荷包,将里面全部散碎银两都倒在了案上,行善是积德的好事,若是行善还能留名让朝廷知晓,何乐而不为?

稍会儿停顿,当即四下哗然,人人争相向前。从蜂拥人群中艰难得挤了出来,最先扔铜板煽动气氛的乔装成百姓的店铺伙计赶紧撒腿溜开。看着楼下瞬间喧哗,言家三少低声嘱咐立即去上报给户部衙门,这些民间的散碎银两终究不是自己的,可绝留不得是非把柄,直接请户部着人坐镇登录才是根本。

热浪中,从四面八方扶老携幼而来的百姓们络绎不绝,同时,为传闻的嵌宝鎏金阿育王塔犯了嗔念下山而来的和尚们没等靠近,立即就被请在一侧诵经,劝人行善积德本就是佛门招揽信徒的法宝,不好生利用起来可对不起经商之人的本份。

瞄瞄那些只念经不做事的和尚,没有半点佛性的言家耀辉并不担待。想借着功德圆满的白话就想化得鎏金阿育王塔,在经商之人眼中,这种不劳而获的作为最是可恶。

和吃饱了闲着找乐的百姓不同,今年以来,在朝中当官的多半不太舒心,本来就已经兢兢业业,可前几日也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端,几位资历深厚的阁臣被唤进了御书房后,当日,几位成年的皇子就被禁足在各自府上,朝中调动频发,惊得探不得一二的朝中官员用足十二分稳重姿态,决然不掺和进天下第一家的家事中去。

正在畏惧祸端上身的当口,一连几份加急递上来的请求调拨赈银的奏折将风声鹤唳之势遮掩起了两分。看着堆积在龙案上请求紧急调拨赈灾钱粮的数张折子,王上面目深沉,朝堂上百官也屏住了气息。

神州辽阔,边荒之地常有天灾,朝廷也年年调拨赈灾钱粮,一些地方官吏和监察勾结,借此从中牟利,多年遮掩累积下来的民怨最终将天灾引向人祸,一年秋,借着天道失德的号召干戈顿起,经历数年,朝廷才平息了一些边地,没想到,去年的大旱导致今年的蝗灾,若是不赶紧调拨赈灾钱粮尽快安抚灾民,难民就要涌出属地了。

第十四章

朝堂一片低议,这样气氛下,本来还有其他事端要参奏的朝臣也识相的将奏折收了起来。眼下,最重要的大事还是灾情,多年的灾情和战事,朝中内库颇为空虚,该如何调转,都转头盯上了户部官员。

这时,排班在末尾的京师的府尹伏地启奏了昨日京城中一件新鲜事,“今日早朝前,微臣收到一张‘为君分忧,为民解难’的赈灾义卖帖子,微臣当即招了衙役询问,才得知,有位来自淮扬的言姓年轻人携带无数异域珍宝要用来义卖,所得义款全部捐赠朝廷用以赈灾,据衙役说,当时,途径的永固王爷听了这样善举,还当即挥毫写下“上善若水”以嘉许,上朝前,微臣已经嘱咐家人将积攒下的俸银全部聚拢,定要为君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