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x月x日,上午六点二十分许,被害者林浩于御书房外院子里被灯泡击中;201x年x月x日,下午三。点零六分,被害人林浩被钢丝袭击,当事人还有黄尚。”周易看了眼黄尚,接着说道,“两次事件相差不过一天,频繁作案可以断定:有人不想林浩继续这部戏。”
略过其中各种调查过程和证人,周易翻了两页,继续:“两件事的共同点:剧组全员聚精会神专注于某事;两件事的疑点:并未留下任何证据。”
周易念完,补充着:“两次事件都没有目击证人和相关的证明影像,看起来像突发事件,这个也是关注的重点。”
“第一次事件,林浩站在远离人群的位置,身边的人注意力集中在祭祀中。
第二次事件,林浩与黄尚处于所有人目光之下,但犯人必定知道这一场拍摄的具体情况,便于掌握钢丝掉落的时机。
根据名城影视基地获取的录像、口供,推断出:两次事件有预谋有组织,很可能是林浩亲近的人犯案。”
这种一瞬间进入刑侦小组,听组长回顾案情的感觉,金融无时无刻不想叫停。
明明外面才是拍戏现场,为什么休息室的场景会更加戏剧?!
说出来的唯一有进展的结论,全部都是“推断”,根本毫无说服力吧——
“有理。”黄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样的分析符合逻辑和案例的发展,“嫌疑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