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芙蓉长舒一口气,仿佛认了命,启唇抛出一个极现实的问题:“谁来辅政?”
裴钰也凝了神,世家大族快被打压干净了,新的近臣尚未培养而出,放眼望去满朝敌对,竟无一信任之人。
不由的,他将目光落到了武芙蓉的脸上。
武芙蓉哭懵了,现在头脑还有些呆滞,与他对视片刻,方想起来道:“你看我干嘛。”
裴钰笑了,倾身在她唇上小啄一下,温柔道:“没什么,就是觉得有些累了,睡吧,明日再说。”
次日。
等武芙蓉醒来,天已大亮,裴钰早去上朝了,她回了吉祥宫陪女儿。
昨夜之事她悉数忘却,并未有多放在心上,若非要仔细回忆起来,也只觉得二人都在发疯,所言不能当真。
如此过了一段安宁日子。
直到裴钰突然有日跟她说,他想给盈盈上玉碟。
这把武芙蓉吓了一跳,不懂他这是在干什么,她都明确说过那么多次盈盈是捡来的和他没关系了,他怎么还那么执着给自己认女儿。
后来裴钰跟她仔细说了缘由,她想了想,倒也有几分理解。
天子的家事就是国事,子嗣更是关乎社稷,而今他膝下单薄,无儿无女,的确于帝位不利,若能有位小公主傍身,起码能抵一时之用,稳固一下民心。
尤其盈盈的岁数本就容易引人多疑,即便在百官眼中,这位上官小女郎的身世也早已昭然若揭。
更别提上官朗被处决了,武氏早成了陛下的淑妃,多出来个小公主,就说从小体弱遵佛言不可宣告,养到三四岁才敢昭告天下,也很说得过去,不算什么大事。又不是皇子弄不好将来还涉及到立储,牵扯众多。
而在百姓眼里,这就更好说了,武氏先前本就有孕,诞下死胎又已成皇家秘辛,只要不说,谁知道这公主是她四年前生的,还是前一阵子生的。
至于武芙蓉,她对此也没有太多抵触,她在这个世道吃够了势单力薄的苦,加上她早晚都是要离开这里的,若能在走之前给女儿寻到个强大的靠山,何乐而不为呢,有个小长公主的身份,以后想必也没人能欺负得了她。
于是考虑了半天便差人去回禀了裴钰,说她是同意的。
夏日炎炎,傍晚蝉声呱噪,吉祥宫传出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武芙蓉在殿中挨着冰鉴人还觉得热,透过窗看见盈盈在外面跟宫娥跑来跑去,小脸热通红还笑声不断,心想小孩子怎么都不知道个冷热呢。
这时只听尖细的一声“圣旨到——”,武芙蓉来了精神,赶忙下了美人榻,伸手将盈盈招到了殿中。
汪有为到了殿里,一清嗓子,展开圣旨朗声读道:“应天顺时,受兹明命,诏曰——皇长女裴盈,乖巧懂事,甚慰朕心,今封为公主,赐封号永嘉,入主珠玉宫。钦此。”
盈盈本学大人一样行礼,听着圣旨上的内容,抬起脸问武芙蓉:“娘亲,裴盈是谁,她和我的名字一样,都带个盈字哎。”
武芙蓉道:“裴盈就是你啊。”
盈盈更纳闷了,皱着小眉头说:“我不是叫上官盈吗,我爹爹叫上官朗,我随爹爹姓的。”
武芙蓉心中顿感酸涩,柔声道:“你可以叫上官盈,也可以叫裴盈,以后这两个都是你的名字。”
盈盈摇头,气鼓鼓道:“我不要,爹爹回来肯定会伤心的,我不叫裴盈,就叫上官盈,我不和娘亲说话了。”
说完小性子一上来,一溜烟就跑出去了。
武芙蓉正想追,被汪有为拦住了,冲她堆笑道:“娘娘莫急,这还有一道旨意等您领呢。”
武芙蓉看了眼跑到外面的女儿,叹了口气,只好先行礼等着接旨。
她本以为这回的圣旨是再给盈盈单独赏赐什么,没想到听到开头,盈盈的名字没出现,她的名字倒出现了。
“——淑妃武氏,诞皇长女有功,又兼秀外慧中,贤良淑德,甚能为朕分忧,有中宫之德。而今后位空缺,国不可一日无后,朕考量种种,始觉唯武氏乃不二之选,即封武氏为皇后。钦此。”
汪有为等了半晌,没等来动静,只好笑着提醒:“淑……哦不,皇后娘娘,您请接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