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普通人看来,半年多的时间,连了解考古方面的知识都不够,就更别提上手来实地发掘了。
通过李振国和陈志远两人对壁画覆盖物简单的分析得知,这壁画上的覆盖之物应该是泥土和石灰石的混合物,想要清理下来还有些麻烦。
用水清理当然是最快的方法,但因为这壁画时间太长的原因,用水和石灰石可能会产生反应,从而腐蚀壁画,所以这种方法不适合年代久远的壁画。
如此一来,只能使用调配一种和石灰石不产生冲突的液体,抹在刷子上,慢慢的把覆盖在壁画之上的这层覆盖之物清理掉。
这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
即便老师李振国的身体恢复到三十四岁的状态,对这种在高处的壁画也是有些吃力。
于是,陈志远就自告奋勇的做起了苦力担当,老师李振国指挥,陈志远亲自动手干活。
因为石壁的位置偏高的原因,陈志远还特意搬了两块大石头垫在了脚下,这次才能很好的工作,也不至于垫着脚尖伸着脖子干活。
不过他这个搬石头的动作倒是因来了考古队其他成员的分分侧目。
要知道陈志远选的石头是一块半米见方的巨石,这样的石头起码也得三五百斤,一般情况下根本就不是人力所能独自搬动的,都是用现代化机器运输。
像陈志远这样脸不红气不喘的就搬了起来,这不得不让众人侧目。
有些不信邪的人,还以为陈志远搬的不是石头,也就想上去试试,谁知道用了吃奶的力气,整得脸红脖子粗后那石块都纹丝未动。
这只是考古发掘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也让陈志远在私下之中多了一个大力士的称呼。
考古发掘时枯燥乏味的,就陈志远和李振国两人干的这个把墙壁上的覆盖物清除的活,就十分的繁琐耗时。
调配液体只是一方面,还要小心的把少量液体沾到刷子上,用湿刷子慢慢的在覆盖物上轻刷。
这一刷可能就得几十遍才能露出下面的石壁雕刻,所以这种活特别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