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观国公府。
马周一脸风轻云淡,品尝着美酒。而上官仪则拿着圣旨,一脸的惆怅。
杨恭仁在旁安慰道:“此番你考的不好,乃是因为不适应大考试题之故。若是给你足够的时间,你定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不错,其实我也这么认为。”马周道:“我比你早来长安,接触大考试题时间长,而且常与长安中小学的先生们交流,故而此番才能考出成绩。而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考出这个成绩,足以证明你非庸人。”
上官仪从海上回来,方才进入长安,面对新式试题,终究是有些地方做的不够好。其实他自己也认为,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因为这次考试,他发现除了策问卷,其他两份试卷的答案都是固定不变的。
以他的记忆力,认真读书,想考高分不难。
不过,想起马周能去六部观政,而自己只能进入史馆修史,还是一脸的不痛快。
“我知道。”
杨恭仁见状,又好言安慰几句,最后道:“将来,我会想办法,让你外调的。”
待在史馆能有什么出息呢。
“多谢杨公。”
马周不怎么擅长安慰人,便转移话题,问道:“听说,近来陛下身体不适?”
在马周的印象里,当今皇帝乃是马背天子,身强体壮,从未听说过身体不适。
闻言,杨恭仁苦笑一声,将那日两仪殿的事情告知二人。
听完后,马周和上官仪面面相觑。这种事情,他们二人实在是不好开口评述,有心说皇帝不顾廉耻,可话到嘴边还是作罢。
“这个魏征倒是个直臣,他日若有机会,倒要结交一二。”马周笑着说。
“你们说,陛下会怎么做呢?”杨恭仁问。
上官仪思忖道:“陛下决定的事情,还没有做不成的。依我来看这件事情,若非此番是魏征反对,换一个人,早已被陛下贬谪。”
“你说得对。”马周赞同道:“魏征乃是陛下昔年潜邸旧人,对待魏征,陛下始终心有照顾。再者,陛下赏赐魏征,可见陛下是知道自己做的不对,而且也明白魏征劝的对。”
“你越说我越糊涂。”杨恭仁道。
马周微笑解释道:“很简单,陛下知道自己纳秦王妃不合礼制,但还是要纳。陛下也知道魏征说得对,所以没有惩罚魏征,反而给予他赏赐。但是,陛下还是要纳秦王妃。”
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