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要求与人情

贞观天子 北诸侯王 1202 字 2022-11-20

上一次,第一批吃福利的韩瑗和王德真二人现在已是一方县令,前途不可限量,这谁不心动啊!

观国公府。

“你们二位可有意思参与此次科举?”

室内,三人跪坐,品着香茗。

除却杨恭仁和马周,剩下的那人是上官仪。兜兜转转,上官仪还是被杨恭仁所青睐,并引之为友。回到大唐以后,上官仪又渐渐变得白净起来,颇有些风度。

“游韶,你以为呢?”马周问道。

上官仪,字游韶。

上官仪也不矫情,直言道:“我虽有心,但却只能等下一次再参与了。”

“游韶是因为没有参与县考州考,所以才打算等下次?”杨恭仁问道。

“是。”上官仪点头。他之前在海上飘荡,哪有机会参与县考和州考啊。

马周笑了笑,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温热的茶水。

“那你还不拜托杨相。”

“何意?”上官仪不解。

杨恭仁道:“陛下给了我一个推荐名额,能直接推举一人参与大考。”

“原来如此。”上官仪也没刨根问底,这种事情,稍一思忖便能明白,不必深究。

他道:“那马兄呢?”

“我?”马周咂舌,“我”

“你不会不想参加吧。”杨恭仁打断他,故作生气道:“我供你喝酒,你就这么报答我的?”

“可我也没参加县考州考啊,而且,你只有一个名额。”

“你只需告诉我,想不想参加。”

马周顿了顿,重重点头。

“想!”

仕途,那是男人的梦想。

没人能够拒绝的诱惑。

“既然如此,接下来,你们就好好备考,我去给你们准备。”

言罢,杨恭仁起身离去。

看着杨恭仁背影,上官仪叹道:“这下,可真是欠下一个大人情了。”

“会有机会还的。”马周不在意的笑笑,转而道:“相较之此等小事,我更惊讶的是圣人对科举的安排。虽说一些人有直接推荐的名额能参与大考,但也仅仅是个机会而已。若是大考没有两百分,便不为朝廷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