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不担心呢?”李智云负手而立,言道:“而今我替代秦王,为神策上将,稍有不慎, 只怕东宫要将矛头对准我。”
“可太子被圣人禁止一年内不准参赞朝事。”薛收说道。
李智云摇头道:“尽管如此, 我们也不能大意, 太子系的力量在秦王死后快速膨胀, 便是窦氏,都在向太子示好。”
杜如晦道:“我倒是觉得,殿下不必太过紧张。于太子而言,殿下以往并未违逆过他的意思,虽然偶有争执,但也无伤大雅。重要的是殿下要怎么做,只要太子觉得殿下没有野心,大可不必担心太子那边。
不过殿下所言不可不重视,如今秦王已死,关陇各家势必会渐渐靠向太子。哪怕圣人希望殿下制衡太子,只怕也阻挡不了太子。以属下来看,说再多,也没多大用,现在很需要推进第二步计划。”
“齐王?”李智云挑挑眉。
杜如晦点头,“不错,该齐王上场了。”
薛收道:“除此之外,殿下也可以着手拉拢朝臣。属下和克明已经备好一份名单,供殿下选择。”
李智云道:“拿来我看看。”
“是。”
薛收奉上名单,李智云观看。
谷鈑须臾,李智云道:“其他的都没什么问题,只是陈叔达那边,没问题吗?他可是已故秦王的人。”
杜如晦道:“正因如此,他才是最好拉拢的。陈叔达一直怀疑秦王之死和太子有关系,而且他和齐王势如水火,既不容于太子,同样也不容于齐王。”
闻言,李智云略微沉吟,言道:“此事, 还需杨相出面。”
“正该如此。”杜如晦道。
紧跟着,李智云又说道:“窦抗在偏向太子, 萧瑀是齐王岳祖,裴寂是圣人鹰犬,陈叔达可以拉拢, 还有一个裴矩。此外,六部尚书之中,窦琎、李纲二人不可拉拢,刑部尚书皇甫无逸如同傀儡,不值得拉拢,工部尚书武士彟是父皇的人,还剩下兵部尚书赵慈景和吏部尚书独孤晟。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
薛收道:“殿下,朝臣们或为关陇人,或为山东人,或为南方人,只要拿下政事堂和六部的一些人,其他的人自然会见风使舵。目下最有可能成功的,当属陈叔达和赵慈景。裴矩老谋深算,独孤晟态度不明,实在不好拿捏。”
李智云阖目沉思,他目前虽然渐渐掌控兵权,但是身后支持他的世家并不多。
京兆杜氏、半个京兆韦氏、河东薛氏,以及弘农杨氏。
此四家,他能调动人手。
其他的,实在不好动手。
“还真是麻烦,东宫有王珪、卢赤松、郑善果,几乎大半个山东世家都是太子的人,这部分,看来是无望了。关陇这边,窦氏在向太子示好,独孤氏态度不明想要抽身事外,不好拿捏。其余的于氏、赵氏等见风使舵,不堪为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