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礼道:“将信交给范世绎那老小子,十四哥这回必死无疑。范世绎正愁没机会邀功呢,上回十五姐去马兰峪,他拦着不让十五姐见十四哥,还说了些不三不四的话,把十五姐气的够呛,给了他一耳光。范世绎脸上挂不住,差点要拿她。”
允祥听了这话,不由得瞪眼道:“这奴才找死呢?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允礼好奇的看了他一眼,道:“十五姐没和你说?她听说皇上要处置十四哥,想去看他,我给她写的手谕。”
允祥点点头,知道玉穗儿是怕自己不同意,没有来找自己商量,而是直接找了允礼。允礼从小就和她十分要好,对她的请求必然不会反驳,再加上允礼最宠爱的侧福晋馥儿曾是玉穗儿的宫女,两个女人一起求他,天大的事儿他也没法不同意。
想到这里,允祥忽然想起,他福晋小湄说起过,她去公主府探望玉穗儿,却扑了空,家人说玉穗儿出京去了,原来那时她是去看允禵。允禵啊允禵,你何其幸运,有个女人这样牵挂你,可是你却不知悔改,让她cao了多少心。
允礼见他不说话,道:“这信我还是亲自交给十四哥好了。十五姐那里我也得去一趟,不然她将来会怨我。”允祥淡淡笑道:“她真没白疼你。”允礼也笑了,“我知道,你是不便出面,等到你出面,那就是天大的事儿了,留着将来用吧。”允祥摇摇头,低语道:“真不希望有这一天。”
景山寿皇殿,允禵看到雍正写给他的信,气得七窍生烟。
允礼见他脸色发白,知道心中必是恼恨不已,只得道:“十四哥,人在屋檐下的道理我也不跟你说了,你想想八哥和九哥。”
允禵故意冷冷道:“我不知道什么八哥九哥,只知道阿其那、塞思黑。”允礼知道他心情不好,也不跟他一般见识,苦笑道:“你啊!”
允禵看了他一眼,知道他也是奉命行事,若不问青红皂白与他为难,反倒是自己不占理儿了,缓着说了一句:“你跟皇上说,八哥已逝,我心里悲痛,不忍去看,他若念兄弟之情,不妨送八哥一程。”
“我的老天,你这是什么话。十四哥,你当真让我为难了。”允礼捂着脑门一脸的烦恼。忽然,他灵机一动,道:“你当真要将这话带给皇上?”允禵哼了一声。
允礼点头道:“好好,十四哥,你真硬气的很。正好我今儿要去看十五姐,将你这话告诉她,还有你那个蒙古小福晋的事儿,一并让她知道。让她哭死算了。”“你小子敢威胁我!”允禵看允礼一脸幸灾乐祸的神情,嗔了一句。
允礼哼了一声,道:“我就威胁你了,怎么着。你不悔改,给皇上知道你这些话,他绝不会饶你。你要是死了,十五姐肯定会哭死,总之都是一死,早死还早解脱。你看着办吧。”
允禵被他这话气晕了,却一点办法没有。他猛的一捶桌子,提起笔思忖片刻,又不甘心的扔到一边。允礼瞧着他负气的样子,心知他正犹豫不定,也不理会,自顾自站立一旁。
只听允禵叹息了一声,终于提起笔在纸上写了一行字,然后狠狠的把笔扔向允礼。允礼飞快的闪了一下,没有被笔砸中。他走过去,拿起那张纸来看,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深夜,雍正看到允礼拿过来的允禵回信,只见上面写着:我向来为阿其那所愚,今伊既伏冥诛,我不愿往看。
雍正冷笑着将书信扔到一边,心想:允禵这小子,连认罪求饶态度也这般不谦恭。他又拿起另一份折子,眉头渐渐紧锁。原来那天在景山,允礼和允禵的对话,竟叫旁人听了去,写了密折呈交给雍正。
雍正气得一阵头昏,渐觉精神不济,靠在御案上休憩。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苏培盛进来禀报:十五公主求见。雍正心里苦笑,算算她也该来了。
玉穗儿走进养心殿暖阁,向雍正福了一福。雍正向她招招手,玉穗儿走上前。“怎么这时候来了?也不歇着?”雍正见她比端午家宴时又瘦了些,心里不是滋味。
玉穗儿看着他面前一大堆奏折,道:“皇后说您夜夜批阅奏折到深夜,这样下去会把身体熬坏的。奏折是看不完的,内外有臣工,您又何苦事必躬亲?”雍正拨了拨灯芯,叹道:“这些折子,朕若不亲自看,总是不放心。”
玉穗儿随意的看了几个折子,见每个折子上都有朱批谕示,道:“说到勤勉,您比皇阿玛有过之无不及。”雍正淡淡一笑,“朕的能力和魄力及不上先帝分毫,能做的也只是勤能补拙。”玉穗儿拾起一页纸,看到上面竟是允禵的字,不禁有些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