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

项骆道:“咱们那边,我记得以前也没这么多人。还是说因为这边是京城,所以这么热闹。”

祝炎道:“倒退十年咱们那边一样热闹。还不是网商给降维打击了。如果咱们那边也开放了这样的地方, 不会比这边差太多, 最多是花样少一点。参考市场,现在市场不就比过去多了吗?”

就像网商打击了线下,外卖打击了泡面一样。有了更丰富的选择,不用面对商家。不用因为脸皮薄而被当羊宰, 更不用担心瑕疵品退换货带来的纠纷维权问题。是个人都会选择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

只是显然, 显然网商一时半会儿的崛起不起来了。

这里虽说是店面,其实比摊子好不了多少。最多是环境更加干净卫生且优美了,货物也更加齐全了。第一层没看见什么喜欢的,多半都是女士用品。虽说有心给村里处的好的或是亲戚买点什么,可他们到底不懂, 也不着急现在就买。只是瞧着其中好几家做缝补生意的,门口还放了几张修复过的照片。破掉的衣服经过他们的修补几乎看不出什么来,远比在自己家打个补丁瞧着要体面太多。

也许正是戳中到了大家的需求,这类商店人还不少。

祝炎贴近项骆道:“我听说老北京之前有个行当就叫补穷。一般就是路边给穷人家缝补衣裳。价格便宜,而且补的人家基本都是专做破烂的普通人。”

现在又兴起了类似的产业,自然是时光的一种倒退。

“不是特别一样。以前回去找人缝补的,基本都是家里没女人做针线活。或是上工离家远需要尽快修补的。现在的话……多半是几乎没人会使针线活了,自己凑合着弄又挺难看,所以才有人找到商机。”

“现在以前的衣服应该还有吧。”至少老家那边市场上最不好卖的就是以前的衣服,因为太多了,就算有人买,在那么多的服装面前也是卖的比买的多。在吃饱肚子都相对困难的时候,根本没人会在意自己穿什么。真破了,打个补丁就好了。日子都困难,谁也别嫌弃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