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页

轩辕曜拍了拍城墙砖,笑道:“好!”

又对一旁的小宦官下令道:“传令出去,也告诉贺鞅,不论是谁的人马,务必让他们在城外解决,勿要进城扰民。”

城上朔风烈烈,轩辕曜也颇感几分寒意,“也罢,这里留给将士们,朕回宫理事,你们也各自去衙门吧。”

二人称喏,看着皇帝直接打马回宫,便一同缓步下了城楼。

“中孚,”赵之焕负手往前,“先前我不在长安,消息也不甚灵通,父亲曾言陛下对贺党竟有回护之意,我还有些不敢置信,如今看来却是真的了。”

沈临叹了声,“就看是回护一族,还是回护一人了。之后陛下处置贺党,你们赵氏的底线是什么?”

赵之焕顾左右而言他,“你觉得贺熙华与文圣皇后相比,何如?”

沈临莫名其妙,“当时文圣皇后薨逝,烈祖命礼部拟定谥号,礼部拟好的百余个烈祖都不满意,最终还是开国博陵侯崔静笏言‘内圣外王’,烈祖才敲定了文圣这个谥号。贺熙华虽也算是个才德兼备的君子,可与文圣皇后相比,不论出身功业,无异于萤火比对日月。”

“呵,贺氏比起邓氏也远不如矣,最终还不是险些又酿成一场祸乱?”赵之焕淡淡道,“我所虑并非当前,而在长远。当下就算贺氏土崩瓦解,他日若是东山再起,反攻倒算……”

“则诚兄可是得了老国公的授意?”沈临谨慎道。

赵之焕笑笑,“如今可有一批人想看着贺氏挫骨扬灰呢,且看小皇帝的手段吧。”

承明十五年十一月十日,大司马大将军贺鞅事帝不恭,办差不力,为帝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