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阴暗狭小的厢房内,沈临与贺熙朝正各自看着手中的证供不语。

“呵,”贺熙朝语气淡淡,“虽早有预料,可未想到这些人竟真的卑劣至此。也罢,依照律例,我还是回避吧。”

中书省定下钦差人选时,便有此顾虑,两名钦差,最好一名是贺党,一名是帝党,一人善断案,一人善政务,如此才挑了他二人。

沈临借坡下驴,“也罢,傅淼既不能处理公务,不如泗州事先由贺大人暂摄,盛磊从旁协助,待小贺大人醒转,再请他代刺史一职。”

贺熙华是泗州长史,本就是仅次于刺史的二号人物,由他暂代倒也名正言顺。

“如此甚好。”贺熙朝满意地点点头,因贺熙华伤势而生出的阴郁倒是淡了几分。

他起身,看了看窗外天色,“安保良已经到了,我去迎他,沈大人辛苦。”

沈临笑笑,拱手道:“贺大人才是劳苦功高。”

看着贺熙朝走远,沈临又枯坐了会,方起身,从侧门悄悄潜入后山,在一处怪石嶙峋的山洞旁寻到孙熊。

“臣沈临参见陛下。”沈临上前便拜,被孙熊扶起。

时间紧急,孙熊无暇也无心与他寒暄,“所以确实有一伙人假托朕之名义,在朝中结党营私……呵,结党也便罢了,虽说君子无党,可历朝历代,哪朝无党?最骇人听闻的是,为了党争竟做出扒堤泄洪之事来,哪里是清君侧、为民请命,这分明是祸国殃民,置朕于不仁!”

“确是如此,据臣等粗略计算,淮南道有二十余万百姓流离失所,四万多余屋舍坍塌,千亩良田毁于一旦,牲畜损失不计其数。”沈临垂首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