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他往昔的功课。
太吾学完一趟后,李鸿儒必然有跟随性学习。
他这么多年适应太吾下来,太吾跑在前面,他在后面也没掉队,依旧保持了极为贴近的距离。
这种跟随性学习并非无用。
不仅仅是太吾的成是属于太吾的成就,李鸿儒个人的成就归属李鸿儒自身,他不断追随学习,李鸿儒觉得自己对各项能耐的掌控力也越强,能更得心应手发挥自己的本事。
这一日,他如常出关,只见刘仁景匆匆忙忙赶来。
“一二三四五”刘仁景道。
“小猫抓老鼠!”
李鸿儒和刘仁景对了暗号,才开始相互交谈。
“朝廷对东征的成果非常不满,朝堂上闹腾得不可开交!”刘仁景道。
“都这么久了,还在闹?”李鸿儒奇道。
“朝廷更改了官制,皇上本想让苏大人接任兵部尚书,但东征高句丽无功这事儿闹腾下来,苏大人成了朝堂炮轰的对象,每日都有争执不休”刘仁轨道:“如今朝廷中一帮人打嘴炮,甚至不乏诬告苏大人和渊盖苏文互通!”
“谁诬告?”
“新升任的司列太常伯李义府!”
“那没事!”
听闻李义府又升新官,李鸿儒只觉朝廷的调动还没完。
新皇听过仙庭许多信息,但掌控的精准度并不比李鸿儒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