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离火!”
王福畴的离火自然远不如李鸿儒,但没人会与李鸿儒这类人做比较。
对诸多顶尖修炼者而言,能具备一门拿得出手的绝技已经是极为了不得,何况是这种针对性和克制性极强的火术。
往昔是众学生沿着王福畴的路在走,眼下则是王福畴在沿着李鸿儒曾经踏出的方向走。
“老师的离火并非碰撞中衍生,而是属于南明丁火的性质转化,超出我不知多少!”
又有李鸿儒感慨。
他的离火是源于和颜师古研究,利用南明丁火和南明丙火碰撞衍生出更强的火焰。
而王福畴的南明丁火走入极致后的衍生发展。
或许是见识过李鸿儒施展离火数次,王福畴已经摸清楚了离火的形态,才有这种层层推动下的火焰进化。
王福畴的离火较之李鸿儒弱,但在施法流程上无疑有了简化,并不需要两种火焰去碰撞。
这属于创新和创造。
李鸿儒注目着王福畴的手段,一时隐隐有所感。
他离火已经定型,甚至衍化成了神通,难于学习王福畴这种手段。
但不断见识这种创新和创造,诸多的累积会堆积在心底,等待在某一天生根发芽。
见识元神冲击向上是一种难得相见的场景。
这种场景不仅仅是李鸿儒等人观看,便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也推开了久久不曾开启的窗户,有了相隔数丈远的凝神注目,希冀于对自己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