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的原因并无其他。
众多娶了西梁国女子的使团成员们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些女子往昔个个美娇娘,让人心中羡慕,但婚后个个成了母老虎,将众人管得严严实实。
按常理来说,远离了故土,这些女子没有后援,应该属于弱势的趋附。
但事实相反,这些女子不仅不弱势,还随着融入大唐变得强势。
相较于卫尉寺那群更注重模样的银样蜡枪头,西梁女子千挑万选,个个都是一国精英,在融入大唐和学习上极快,又有个人实力上对使团成员的压制。
倘若无理取闹也就罢了,这些女子是真正能管理家庭的角色,有极为出色的能耐。
虽然这些女子在大唐主流层次不显,但无疑将众多使团成员治理得服服帖帖,又波及到了相应的家族。
相较于娶个西域的美娇娘,自由显然更为珍贵。
至少他们娶大唐女子后还能去青楼寻乐子,也能随时饮点小酒,还能纳妾。
大伙儿前些年是羡慕,后来则是避之不及,只觉李鸿儒拿了众卫尉寺成员垫背。
若这些女子美好,他们也没见李鸿儒和尉迟宝琳娶妻纳妾。
跟团李鸿儒的好处不少,但要有消化的实力。
承受着诸多卫尉寺成员经常后悔的洗脑,小年轻们对李鸿儒的征召避之不及。
最终跟着李鸿儒正式出行的是一帮四十岁到五十岁的大龄男子。
这是真正见识过李鸿儒往昔带团风光的一批老人,想趁着年老退休时搏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