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相互影响,吐蕃才不会完全化成婆罗门的利刃。
这需要有人付出。
需要他放下私心。
需要文公主放下锦衣玉食的生活,从此陷入动荡中,不断付出青春和努力,甚至于性命。
这不是一条好的路,但这又是一条必须走的路。
李道宗能想清楚,但他心中难这一关。
他最终将一些根源归结到李鸿儒脑袋上。
若是一件事情需要寻求一个责任追究人,这追究的源头必然可以追到李鸿儒头上。
“婆罗门侵袭又不是我搞出来的,他们窥探东土数百年,你有本事就去杀了大梵天!”
若非阴阳宝甲相助,李鸿儒觉得自己已经死了两次。
李道宗虽然是他曾经的上司,两人曾经更是不乏交情,但李鸿儒很清楚这种交情的深浅。
在有共同方向和利益时,两人可以交好。
但若是损失到对方,让对方难于承受,这种事情不可避免发生。
此时两人撕破了脸,李鸿儒亦是不给脸皮,不时挖苦李道宗一番。
“你莫以为我不敢去杀大梵天”李道宗恨恨道。
“你有种就赶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