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页

不必回到下溪村,来回跑也不方便。

至于三餐,干肠作坊的雇工们就和玩具作坊的雇工们一起吃。

由老根婶子统一做。

还有干肠的送货,也可以和豆芽,并到一起,由干肠作坊这边统一送,节省了人力,简单,省事。

干肠这边安排完毕,就轮到了屠宰作坊。

宋青苑犯了难,“找谁好呢?”

这个时候,老根媳妇走了过来。

近水楼台先得月,她家两个儿子,可是等着盼着想进宋家做事的。

有了这个机会,她当然不会错过。

“宋家,你看我两个儿子咋样?”老根媳妇小心翼翼地问道。

宋青苑抬头,凝神想了想,老根媳妇的两个儿子,还真不错。

办事利索,人也勤快,最重要的是随了刘老根,老实,不多言不多语。

再有,刘老根夫妇都在宋家做了长工,也算是自己人,把他们也招进来的话,两家的关系,又深了几分。

刘家就真的成了宋家的自己人。

还有刘老根的两个儿媳妇,也可以一起招进来

负责杀鸡,做鸡丸,杀鸭,扒鸭绒,再加上清洗鸭绒。

宋青苑把这个想法,跟老根媳妇提了提,“四个人一起招进来,待遇都一样,一年三两。”

“四季衣裳,过节的时候还有节礼。”

“以后的中午饭和晚饭,你们也不用回家吃,就和作坊的雇工们一起吃。”

如此一来,刘老根家连吃饭钱,都省了。

“那敢情好!”老根媳妇求之不得。

连连感谢,“谢谢东家,谢谢东家,这可真是我们刘家天大的福分,我们一辈子感激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