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修旧如旧”,这一直是周师傅教导他们的,也是文物修复需要遵守的原则。修复任何文物,包括壁画在内,都要尽量保持它原本的样子。壁画上有缺损,宁愿让这块空着,也不该随便上手自己把它补上。

原料、工具、包括画画的人都变了,就算描上的跟原画一模一样,但你画的也不是它原本的。就和修复名家画作一样,你在上面把缺的两笔补上了,这在某方面来说算是对文物的破坏。

梁悠把道理细细的讲给他听,可他似乎还是不能理解,一直在解释:“我就是沿着原来的痕迹描了两笔而已。”

梁悠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不要太过急躁。

“那你为什么要描?”梁悠问道。

“这样不是能恢复它本来的样子么。”男生答道。

梁悠揉着额头,觉得自己被他的逻辑带跑了,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合适。于是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文物修复是为了能使文物最大限度的保持最初的形态传承下去。你补的这几处,能够保证颜料、工具和手法,与最初绘制时完全相同吗?”

“这……”男生开始犹豫。

梁悠耐下性子继续解释:“文物修复不是再次创作,不应该过多的带入自己的想法。”

其实关于文物修复的原则和尺度,即使在几十年后依然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在修复文物上应该给予最小干预,保持文物出土时的模样。有的人则认为在保持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可以将文物修复成为原本的模样。

通常第一种观点是站在考古的角度由历史工作者提出的。而第二种观点,则是从展览美观的角度出发的。

如今的技术水平尚不能对文物的材料进行完全分析,无论从哪种角度出发,都不应该在修复文物时过度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