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果真找到了法子?”解除疑虑后,杨璞焦急地问了起来。
李九点头,把简秋栩写给他的法子递了过去。
杨璞接过仔细看,“这法子当真有效?”
“有没有效,大人何不先尝试。大人现在也没有其他的法子了,不是吗?”
杨璞想了想,确实他现在没有法子了,若不尽快找到治疗水稻的法子,不仅郭赤县今年的五成的收成保不住,大兴城周边的收成都保不住了。“若这法子有效,本官一定好好奖励你。”
李九摇头,“大人,治水稻的法子不是学生想出来的,这法子是万祝村简氏一族简秋栩所给想出来的,学生不敢冒领功劳。”
简秋栩?杨璞想起了她是谁了,那姑娘是个聪明人,或许这个法子真有效。若真是有效,那将是大功一件。眼前这个叫李九的书生对这样的大功劳却一点都不贪心,看来是个品性不错的人。
“好,本官知道了。杨捕快,去把李县丞找来。”粮食的事,耽误不得。
李九见目的达成,说道,“学生告退。”
杨文华匆匆把李县丞叫了过来。李县丞拿着方子看了看,眼中有着思量,“大人,宜快不宜迟,不过,这事不能让我们来做。我们可以把法子拿给司农寺,让他们来尝试最好不过。”
杨璞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现在就给黎明关大人写信,把法子之事告诉他。”黎明关是司徒,专掌农业,由他来试验这个治水稻的法子,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