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页

在大宁朝,其实已经有了水泥的出现,只是比起后世的水泥, 如今的水泥只能算是粗糙简陋版,凝结后的坚固性没那么好, 而且一旦遭到重物碾压, 会出现裂痕。

不过这对阿瑶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既是有现成的, 也省的他再去折腾了,陵水县之所以没有,并不是因为其他,纯粹是因为县衙内的库银不足。

陵水县衙的库银, 除了要上缴给国库的之外, 剩余的,县令会酌情的往自己口袋里塞一些,而上任县令虽然不是个贪的, 但也清廉不到什么地方去,因此阿瑶到的时候。

县衙库房,不说穷的一清二白,也没剩多少。

若是集资也不现实,陵水县的经济一般,百姓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手里也没多少的余钱。不过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例如,让商户主动的捐钱。

其实这很好操作的,商户们不缺钱,他们要的是好名声,阿瑶就给他们这个名声,像是什么德善之家,还大方的允诺,贡献最大的三家人,他还可以往上请封。

到时候给他们讨个科举的名额,也是有可能的。

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不高,而且法律规定,商户三代内,是不许科举的。

商户不缺吃喝,日子过得自是比一般百姓要富足的多,人是都有特性的,解决了吃喝住行后,便会想起其他的。就像是商户一样,不缺钱,就很注重自己的名声和权势。

而对一些白手起家的商户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

阿瑶给出的这个奖励,不得不说是个极大的诱惑,尤其是对家里有读书天赋,但碍于身份,却不能参加科举的商户。

所以阿瑶几乎没费太大的功夫,便把修路的钱给凑齐了。

历时半年的时间,陵水县第一条官路便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