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公问:“宁君的意思,我们要同他议和?”

“丞相,你觉得呢?”悼公转向一直不说话的李丞相。

李绰闻言拱手:“战,有战的好处,议和,当然也有议和的好处。”

其实内心里,李绰是偏向议和的。

太子与鲁公合作,压根没经过内阁的同意。

就像武吉说的,卫国百姓刚刚得到和平,变法、郡县、分田、军功,生活刚有点起色,此时打仗,无异于老树刚刚逢春,就立马遭了霜冻。

“原来你们的意见是这样。”卫公不说同意,也不反对:“寡人明白了。”

回后宫后,轩辕王后也听说了此事,她同样询问卫公的意见。

二人虽然因为付雅的事有些摩擦,但在家国大义面前,不是闹脾气的时候。

“太子不点头,寡人不同意。”卫公道,他总是无条件地信任自己的太子。

“寡人的大哥做太子时,常受君父猜忌,君父文韬武略,在位二十年韬光养晦,使卫国稳定强大,可他听信权臣谗言,将大哥杀了。”

“大哥死后,五哥做了太子,他依然没能善终。”

十年前卫国之乱,皆因乱了君位「父传子」的伦理纲常,灵公直接把王位传给孙子,致使他的二十几个儿子内斗。

最后让别国占了便宜。

“公室、公族、内阁、三公、九卿、满朝文武、遍野子民,寡人拥有整个卫国,但唯一能全部信赖的,必须是自己的儿子。”

这是卫公自登基以来就秉承的观念,所以在慕容野提出与鲁公合作的时候,他虽然不太同意,还是交出了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