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页

随着活尸军团的接近,噪杂的嘶吼声渐渐传入前排士兵的耳畔。

清军大阵总体上分为三条横向战线。

第一条是乡勇民壮和少量绿营组成的战线。

在这条战线之前,是一群群本应位列第二条战线的火器兵。

第一条战线同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前排,是死兵,主体是乡勇民壮,后排是第二部分,人数较少,主体是士绅大族的子弟和亲信家丁。

后阵压着前阵,既是交战时的补充力量,也是督战队。

第二条战线就是清一色的绿营兵丁了,外加上少量旗领(其实就是汉八旗旗兵)。

第二条战线也起到监督第一条战线的作用,本身分为前后两阵,那些旗领兵丁自然而然的跟着自家的主子,位列在后阵当中。

最后一条战线就是清一色的旗丁旗兵了。

其中很多都是平日里疏于练习武艺的旗丁,其中汉八旗也就是战斗力较强的那一股,被顶在前阵,后阵自然就是人数不多的满八旗。

至于蒙古八旗,都在两翼的骑兵序列之中。

不出意外的,满八旗的八旗天兵位列在最后一条战线的后阵,他们的主要作用仍然是督战。

因为活尸军团真要是打到这里,也就意味着所有的火炮都已经沦陷敌手,整个中军几近被凿穿突破,败局已定!

理所当然的,满八旗的八旗天兵也就只能逃窜了……

若是清初那会,或许八旗天兵可以利用悍不畏死的野蛮战斗精神,来一个逆天翻盘,但现在的八旗天兵,也就只能充当督战队使用了!

当然,两翼的数万骑兵集团,是不会眼睁睁看着中军的三条战线被突破的。

高地上的旗手突然挥舞起令旗来,红夷大炮率先发出怒吼,一发发实心铁球被轰入到密密麻麻的活尸尸群之中,带起一片黑色的尸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