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普鲁士将军听后眉头一皱,本来想提拔对方为少校的想法顿时压下,平民出身的军官成为少校的话,终归是不符合军队潜规则,很容易得罪那帮老顽固,为了一名上尉不值得这么做。
尼古拉斯不知道的是,他与独掌一营的少校军官擦身而过,只因为他的出身太过卑微。
虽然普鲁士王国在暴君李维的压力下,已经在军队中适度放开对平民军官的压制,但校级军官作为中级军官的门槛,被容克贵族把控的还是比较严格的,真正放开的其实都是尉级军官的晋升。
当然,为了鼓励平民参军,普鲁士军队中也不是没有平民出身的军官,甚至数量还不算少,只是能晋升少校乃至更高级别的平民军官,一般都已经跟容克贵族们实现了联姻,也就是俗称的入赘。
主要是依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真正单纯依靠军功和能力打破少校门槛的平民军官不是没有,但实在是太少了。
随着越来越多被打散的溃兵到后方整编,尼古拉斯上尉的连队很快就齐装满员,在他的鼓动下,士兵们也再次有了上前线的勇气。
甭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具备了战斗力。
在这方面,普鲁士军人的军事素养绝对算得上欧陆数一数二的。
这与普鲁士王国数十年来的义务教育努力密不可分,正是普及的义务教育,才让普鲁士平民有了普世忠君爱国的价值观。
这个时代教育最重要的目地不是为了培养人才,毕竟人才永远都是少数群体,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普及忠君爱国的政治思想。
欧洲中世纪的教会为何能掌控人们的精神世界,权势如日中天?
就是因为教会在欧洲中世纪垄断了教育产业,教会学校差不多是欧洲中世纪平民唯一能进修的学校!
可想而知,从教会学校里走出来的平民,对上帝的信仰会有多么虔诚!
教育才是控制思想的捷径。
这个道理统治者们后来也明悟了,于是在贵族教育之后,有了成体系的大学乃至普及平民的义务教育!
当然,随着世界革命的发展,民族意识的觉醒,教育产业也渐渐从统治者控制人心的工具,变成了真正的惠民产业(政治学科例外),到了21世纪,很多国家的教育虽然也有爱国思想,但已经不再是主要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