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也是希腊半岛仅存的,仍然保持着城市功能运作的地方。
而那些被集中起来的老幼妇孺,绝大部分都被安排到雅典周边抛荒的土地上耕种,以此来供养整个城市的消耗。
亚里士多德宁愿让希腊人死在战场上,也不想他们死在饥荒和反叛之战中。
正因如此,亚里士多德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李维的充分认可,因为亚里士多德征召的青壮数量,比李维政府预估的还要多出不少!
对于李维政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喜讯。
就连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也没想到,神圣同盟竟然用一个民族的生命代价,来进攻伊斯坦布尔!
事实证明,再坚固的堡垒群要塞群,在优势火炮和足够多的人力资源下,也必将陷落。
通通通~
伊斯坦布尔城池中潜伏的火炮,开始对准前进中的希腊方阵发射,由于距离足够近,即便奥斯曼帝国的火炮质量早已落后欧陆平均水平,仍然掀起大量的残尸断臂。
只是,后方的神圣同盟很快用数倍于奥斯曼帝国的野战炮,将暴露出来的奥斯曼火炮阵地掀翻。
战场上,差不多每一门暴露出来的奥斯曼火炮,会被近十门神圣同盟的火炮集中轰击!
当前排的希腊方阵被奥斯曼火炮砸烂的时候,伊斯坦布尔外围城墙暴露出来的火炮,也差不多全都被掀翻了……
破烂的城墙上,到处挂着姿势各异,身穿奥斯曼帝国传统军装的士兵,其中不乏有着类似大背头军帽的苏丹亲卫军尸体!
这不是神圣同盟第一次遇到苏丹亲卫军,或者说奥斯曼帝国最精锐的苏丹亲卫军,已经在半年时间的战争中遭遇重创,哪怕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一直谨慎的让他们依托坚固的要塞,险峻的地形进行防御战!
没办法,敌人的数量太多了,敌人的火力太猛了!
双方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作战,奥斯曼帝国与神圣同盟的战争,让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感到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