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卫们见王爷动了真气,跟在后面敛声屏息,不敢擅作打扰。一行人刚走出太守府,便看到府门口站着几名衣衫褴褛的寻常百姓,被府卫远远挡在了外头。
打头的老叟见赵凤辞等人出了府,哑声喊道:“大人可是广阳来的贵人?”
赵凤辞牵过马绳,挥退了挡在府外的侍卫,走至老叟的面前:“尔有冤屈?”
老叟连忙摇头,随即颤巍着伸出手,牵过身后一名瘦弱的孩童。那孩童看似不过五六岁,身子虽有些赢弱,但算不上面黄肌瘦。
“草民听闻广阳来了贵人,特地带着孙儿来寻。”老叟推了推幼童,“还不快跪谢恩人。”
小童跪在地上,嗫嚅出声:“爷爷,不是他……”
听老叟念叨了半晌,赵凤辞总算弄清了此事的来龙去脉。老叟一家都是北境南逃的流民,兴陇城破前已在城门外逗留了多日。城外水涸粮绝,流民大多已近濒死境地。兴陇城破前,广阳曾来了个衣冠楚楚的贵人。老叟的孙儿饥肠辘辘,便上前抱住人家的靴子要吃食。
孙儿告诉躺在草垛上奄奄一息的爷爷,贵人对他允诺,很快便会送吃的来。老叟不信,只当是小儿信口雌黄。没想到次日,果真有数十架牛车载着热粥米粮,从广阳来了兴陇府外。
“草民一听京中又来了人,便以为是那送救济粮的贵人。”老叟自知认错了人,冲撞了京城的大人,吓得腿脚一软便要下跪,被王府的亲卫扶了起来。
赵凤辞见那幼童用怯生生的眼神望着自己,在幼童的面前蹲下了:“你想要报恩?”
幼童擦了一把脸上泥污,眼中炯炯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