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迁坟大队+番外 朝邶 796 字 2022-11-18

“孙先生,现在的孙嘉誉看上去并不像体弱多病的。”

“这是因为有神佛保佑。”孙沛锋说,“我的家乡有个习俗,家中若是有小孩儿从小体弱多病,可将名字挂在神佛名下,俗称寄名。譬如,神佛如果姓周,那我的儿子就要叫周寿,所以嘉誉还有一个名字,叫孙周寿。”

陈岭对这个习俗有所了解。

在寄名之前,双亲需要亲自去庙里烧香,然后用亲手缝制的红布袋,装上孩子的生辰八字,悬挂于佛橱之上。这样的红布袋,被称之为过寄袋。

其后的每一年旧历年终,庙里的僧人就会备上饭菜,送到孩子家里,算是寄名佛给“寄子”的年夜饭。在僧人离开之前,孩子的双亲得还以用红纸包好的香火钱。

不过这样的“年夜饭”寺庙只送三年。

最后一年的时候,僧人会替孩子取名,即孙沛锋所说的,名字里必须有一个字得跟着神佛的姓氏相同。

第二天初一一大早,家人就得带着孩子前往庙里上香,正式完成“过寄”,而且孩子在插香入炉时,需要恭敬诚恳的称寄名佛为“寄爷”。

“爷”是地方方言,是爸爸的意思。

这声爸爸要喊到成年完婚后,十八岁之前非法成婚的都不行。成婚后的第二天,寄子要亲自去庙里的佛橱上取下红布袋,这称之为拔袋。

据说是,孩子在这期间会受到神佛的庇佑,身体慢慢健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