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页

他总感觉有些子弹的飞行轨迹似乎不太符合物理定律。

翻了翻前几次的实验记录,似乎只有一个特定的方向,会出现子弹偏移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验证异常情况,李星辰决定,再次向动能子弹出现偏差的方向,精准发射动能子弹。

……

经过一系列准备,李星辰选择了几个不同初速的电磁发射器,对着子弹会出现偏差的坐标,进行了试射。

第一轮结果反馈回来后,李星辰心里奇怪,“咦?为什么子弹在到达一定距离后,要么改变轨道,要么消失不见呢?难道是子弹上的传感器发射故障?或者是撞击在什么东西上?”

经过这一轮精准试射,李星辰彻底掌握动能子弹发射偏移的坐标。

他决定再进行一次大范围覆盖,来确定有可能存在的物体体积。

反馈结果显示,只有直径5米左右的一个圆形坐标上,会出现子弹偏移的现象,其他方向并不受影响。

初步判定,这是一个直径为5米的物体,子弹撞击后发生偏移。

“小行星?彗星?还是神马鬼东西?”

由于距离太远,未知物体的体积太小,望远镜很难搜寻到目标。

现在人类的天文望远镜,最远可以看到宇宙边缘的天体,甚至包括很多星云、星系、星团等。

只要是能够发出可见光的物体,理论上都可以观测到。

但是看多远和看清多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可以用专业天文望远镜看到200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却未必能够看清一公里外的蜡烛。

所以,望远镜的可观测距离,受观测物体发光面积和强度影响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