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锅就在市中心,店铺共有两层,招牌做得非常大,好吃锅三个字前面有一个q版中年人抱着锅的商标。好吃锅的商标是林佩提议注册的,她认为企业想做大,有自己独特的logo是必须的。而商标图案也基本是按照林佩的意见设计的,何升不过提了两点意见而已。
其实注册商标的时候何升还有点迟疑,但随着各种锅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何升觉得林佩的提议实在是太好了。于是前两个月他又重新做了招牌,把原本的商标从右上角放大挪到店名前面,然后在店里强调图标,务必要让顾客一看图标就是知道是好吃锅。
人力车停在好吃锅店门口,陈桂花抬头看去,感叹说:“好大!”
“里面更大。”林佩带着陈桂花进去,边走边介绍,“好吃锅店铺有两层,下面大堂共有十八张桌子,四人桌十二张,圆桌有六张。楼上是包间,有八间,娘,您想在楼上还是楼下吃?”
好吃锅不仅抓味道,还很注重服务,他们一进门就有服务员迎上来,问他们几位,做楼下还是楼上。
陈桂花他们就三个人,没必要坐楼上包厢,就说:“在楼下坐吧。”
三人被引进去,在靠墙的位置坐下。
落座后的陈桂花抬头看着头顶,虽然是白天,但好吃锅店面深,不点灯太暗,所以店里的灯都被打开了。他们作为上面就有一个灯泡,造型有点像台灯,灯泡瓦数高,亮得可以看到桌面的纹理。
陈桂花心疼说:“这一个月得多少电费啊。”
郑家灯泡瓦数是最小的,就这样陈桂花还舍不得点灯,可这里不光座位上有灯泡,每条过道顶上都有小灯。座位的灯是有人坐下才开,过道顶部的等却是一直亮着的。
这要是别家的店就算了,一想到林佩有股份,陈桂花就觉得心口疼。